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股权分置改革主体行为研究——行为金融学角度的分析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股权分置,利益相关者,对价

  摘要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份在流通性方面存在着结构性的分割,非流通股不能在集中交易市场中进行连续的竞价交易;而占股权较小比例的流通股则可以在证券交易所中挂牌进行连续的竞价交易,这种流通性方面存在差异即所谓 “股权分置”问题。本文运用了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探讨了股权分置的相关理论问题,阐述了股权分置问题的由来及股权分置改革的历史沿革,对股权分置中的核心问题----流通权对价做了诠释。在股权分置条件下,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利益相关者行为进行了分析。对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博弈主体(流通股东、非流通股东、中介机构以及其他利益相关主体),以“市场结构——参与者行为——市场效率逻辑”为逻辑路线、以股权分置改革为背景对各主体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论文在对第一、二次股权分置改革进行综述基础上,选取清华同方案例(两类投资者在事前博弈中未能形成均衡的典型案例)和广州控股案例(两类投资者在事后博弈的典型案例)进行重点研究。进一步,对这两批共46家上市公司的股改方案进行了一系列的定量分析,并对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制定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探讨。最后,对股权分置改革后市场参与者的再界定、股权分置改革后市场参与者的可能行为,以及股权分置改革后决定我国证券市场可能取向的因素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