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72岁,面色苍白1年,近2月四肢麻木,患者长期独居,饮食不规律,大小便正常。体检:贫血貌,舌苔剥脱、光滑,舌面可见裂纹,双肺呼吸音清,心尖部可闻及2/6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肝脾不大。血常规:HGB60g/L、MCV108fL、MCHC19pg,WBC3.5×10<sup>9</sup>/L,PLT95×10<sup>9</sup>/L。骨髓细胞学示:增生活跃,红细胞大小不一,部分幼红细胞有巨幼样变,可见幼核老浆现象。骨髓铁染色(-),铁粒幼细胞10%。为明确诊断,患者下一步进行的检查应首选() A.血清铁蛋白。 血叶酸、维生素B12测定。 Coomb试验。 肝功、血清胆红素。 骨髓活检。
女性患者,28岁,感冒发热后1周出现肢体麻木,行走无力,3日后出现视物模糊、肢体无力加重就诊。查体:神志清,言语流利,左眼内收欠充分,双眼向右水平眼震,右侧肢体肌力4级,右病理征阳性,右半身痛觉略减退。首选的治疗是() A.β-干扰素。 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疗法。 硫唑嘌呤。 造血干细胞移植。 甲氨蝶呤。
五十岁妇女,接触性出血2个月余,白带有恶臭。妇科检查:阴道无异常,子宫颈前唇有质脆赘生物,最大径线2cm,触之易出血。子宫大小正常,子宫旁无增厚及结节,附件未扪及。本例最可能的诊断应是() 子宫颈息肉。 子宫颈结核。 子宫颈癌。 绒毛膜癌转移到子宫颈。 子宫内膜癌。
案例摘要:患者,男性,25岁。5年来上腹痛,服药后短时间即缓解。近来因天气转冷,工作劳累又发。上腹灼痛,反酸,疼痛多出现在早上10点、下午4点左右,有时夜间痛醒,进食后缓解。X线钡餐检查:十二指肠溃疡。抑制胃酸分泌药包括() A.M胆碱受体阻断药。 H2受体阻断药。 胶体铋剂。 质子泵抑制药。 胃泌素受体阻断药。
女性,21岁。反复出现双下肢紫癜,月经过多一年,病前无服药史。脾肋下lcm。血红蛋白105g/L,白细胞5.4×109/L。血小板25×109/L。红细胞沉降率、尿常规及肝功能试验正常。未找到红斑狼疮细胞。骨髓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多,余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药物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系统性红斑狼疮。 再生障碍性贫血。 脾功能亢进。
临床肝移植常用的免疫抑制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