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州大学分析化学(同等学力加试)之分析化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根据被测组分与其他组分分离方法的不同,重量分析法可分为几种方法?
【答案】可分为三种方法:沉淀法、气化法和电解法。
2. 写出
【答案】物料平衡式为:
质子条件式为:
3. 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以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四种仪器一般都分光源、单色器、样品池、检测器以及讯号处理、显示装置五大部分,比较它们所采用的光源和样品池名称有何不同,并写出这四种仪器测定的光谱属于何类光谱。
【答案】它们所采用的光源和样品池名称的不同,以及四种仪器测定的光谱属于何类光谱都列于之中:
表
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和物料平衡式。
4. 挥发与蒸馏分离法应用了什么原理?
【答案】利用物质挥发性的差异分离共存组分的方法。它是将组分从液体或固体样品中转变为气相的过程,它包括:蒸发、蒸馏、升华、灰化和驱气等。
5. 条件电位是什么?它与标准电位的关系如何?影响条件电位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条件电位是在特定条件下,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总浓度均为lmol/L时,校正了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后的实际电位。它在离子强度和副反应系数等都固定的情况下是一个常数。
对于能斯特方程为
所以条件电位与标准电位的关系:
影响条件电位的因素是: (1)酸效应,若是也会影响条件电位。
(2)盐效应,溶液中电解质浓度对条件电位的影响作用称为盐效应。原因是电解质的浓度变化可使溶液中的离子强度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氧化态或还原态的活度系数。
(3)沉淀效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若加入一种可与电对的氧化态或还原态生成沉淀的沉淀剂,电对的条件电位就会发生改变。与氧化态生成沉淀时,电对的条件电位将降低;与还原态生成沉淀时,电对的条件电位将升高。
(4)配位效应,若氧化还原电对中的氧化态或还原态金属离子与溶液中各种具有配位能力的阴离子发生配位时,就会影响条件电位。若与氧化态生成的配位化合物比与还原态生成的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高时,条件电位降低;反之,条件电位升高。
6. 在电重量分析法中,为电解完全且获得致密纯净沉积物要采取哪些措施?简述理由。
【答案】若采用控制电位电解法,则需用三电极系统,以准确控制阴极的电位;若采用恒电流电解法,则电解电流不能太大,并且需加入阴极去极剂,以固定阴极电位,防止其他阳离子的干扰。
参加的氧化还原半电池反应,则酸度的变化直接影响条件电位,
若氧化态或还原态是弱酸或弱碱时,酸度对参与氧化还原半电池反应的存在型体有一定的影响,
二、计算题
7. 测定碱石灰中的总碱量(以
表示),得到11次测定数据
:
若置信度为95%,试对上述数据判断取舍,并报告分析结果。
【答案】Q 检验法只适用于小于10次的统计计算. 故此题中采用T 检验法. 对11次的测定值求平均值与标准偏差,
对两端的两个极值点(最小值40.10%和最大值40.31%)进行判断,
查T 表得,n=ll时,P=95%
,
故此值保留.
故现在只留有10个测量数据,分别为:
对10次的测定值求平均值与标准偏差,
对两端的两个极值点(最小值40.10%和最大值40.20%)进行判断。
故此值舍去;当n=l时
,
查T 表得,n=l时,P=95%
,
故此值保留。
所以,以上10个测量数据应全部保留。查T 表得,n=10, P=95%,
T=2.26
分析结果报告为:
8 称取不纯的锆,,、铪混合氧化物0.1000g 用杏仁酸重量法测定锆、铪的含量灼烧后得.
共0.0994g 。将沉淀溶解后,分别取1/4体积的溶液,用ED-TA 滴定,若用去0.01000mol/L EDTA20.20mL ,求试样中
【答案】设混合物中根据重量法结果有:解方程组:
9. 测定某化肥中的含氮量时,测得如下数据。
表
【答案】先确定极端值(可疑值),根据数据排列分析确定34.08%是极端值
查表n=6时,
说明极端值34.08应保留。
S=0.16, 查表有n=6时,t=2.015,置信区间
34.45%,34.30%,34.20%,
34.25%
的质量分数。
含量分别为x (g )和y (g )。 根据EDTA 滴定结果:
故此值保留;当n=10时
,
及34.08%。试用Q 检验法决定极端值的取舍,并求置信度为90%时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