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公共关系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大众传播整合运用的技巧。

【答案】大众传播的整合运用由于涉及面广,又需要综合运用口语、文字和实像等各种传播实务操作技巧,所以其操作难度相对较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公共关系专业人员必须了解各类传播媒介的优势和弱势,必须熟悉各种操作实务。

(1)充分了解各类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熟悉各类传播操作实务的规程。

只有知道了各类大众传播媒介的优缺点后,才能根据传播目的要求来选择一种或几种媒介来进行自己的公共关系传播活动。此外,组织还必须熟悉各类传播实务操作规程,如口语传播操作讲究人员的外观和口才等条件,文字传播操作要求文字功夫,实像传播必须给人实感形象等。

(2)准确地把握公众的心理。

大型的整合传播活动所面对的往往是社会的广大公众。由于公众的异质性,大众传播所传播的信息不可能适合所有人的口味,但这并不意味着进行大众传播小需要考虑大众的口味。一般说来,组织在进行整合式大众传播活动时,特别需要揣摩目标公众的心理。

(3)选择好的传播时机。

传播时机的选择,实际上也是以把握社会公众心理为基础的。一般说来,应在不同的时间或季节应相应改变传播的内容,这是因为在不同的时间或季节,公众的心理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传播时机的选择要以分析公众心理为前提,只有把握了公众心理的变化,才能掌握最好的传播时机,从而获得理想的传播效果。

(4)制定详细周密的工作计划。

对大众传播的整合运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项系统工程。譬如运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广告宣传,就包括市场调查、确立广告目标、决定预算、传播媒介的选择和联系等多个环节。同时这种传播活动又是开放型的,即面向全社会大众的,因此其效果的好坏,对组织影响甚大。一般说来,计划越详细越周密,活动的自控度就越大,活动也越能顺利开展。

(5)与大众传播媒介机构保持良好的密切关系。

不同类型的组织的公共关系人员至少应跟分管自己这一行业的记者和编辑保持良好的关系,建立并保持经常的联系。公共关系人员还应争取被大众传播媒介机构聘为通讯员或特约记者,以便向它们充分反映本组织的信息。

(6)使通过整合传播活动与公众建立起来的联系得到保持和延续。

与公众的联系一旦建立,就应当加以巩固,并使之持续下去。为此,组织应该设法采取一套与公众保持、加深和扩大联系的方法。如可以在已建立联系的公众中聘请“名誉成员’,、“特邀顾问”、“质量监督员”等。

保持、加深和扩大与公众的联系,实际上是巩固和扩大整合传播所取得的效果,公共关系人与应当加以重视。

2. 简述职业公共关系的两种类型。

【答案】职业公共关系一般说来都是为组织服务的,但也有为特定的组织服务的以及没有固定的服务对象的。按服务对象的确定和不确定,可把职业公关分为两类:

(1)具有确定服务对象的职业公关

这类公共关系职业主要是指在组织内部的公共关系专门机构中的专业人员所从事的职业。这类职业公关服务于内、外两类公众:①对内,它协助组织领导决策层协调和处理员工、部门关系等。

②对外,它要协调和处理消费者关系、媒介关系、政府关系、同行关系等。同时,它还能起到为组织领导决策层做参谋的作用。由于其服务对象是确定的,所以它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服务对象的需求而展开的。

(2)不具确定服务对象的职业公关

这类职业公关主要是指独立于组织之外的公共关系专门机构所从事的专业工作,如独立经营的广告职业、咨询服务等。这类职业公关是一种服务性工作,具有“第三产业”的各种特点。有些组织内部的公共关系机构有时也对外服务业务。

3. 公共关系注重社会效益的表现。

【答案】公共关系活动是通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沟通来获得相互了解与适应的,这种相互了解与适应既以社会的首肯和支持为条件,又以社会在更高境界的和谐和进步为结果。因此组织、公众、社会三者密不可分,而组织效益、公众效应、社会效益也是互补互惠的。鉴于此种认识,公共关系作为一种行业、一门学科自诞生之日起,就十分注重社会效益。

(1)社会效益是社会组织与公众根本利益的总和

社会效益,既包括了组织的自身利益,也包括了社会公众的利益,它是这两者根本利益的总和。社会效益是对整个社会而言的,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社会中的组织与公众相互间关系错综复杂、互有依赖。他们彼此的利益也会相互影响、休戚相关。单个利益固然需要重视、维护,但它始终只能以社会综合利益为前提,受其制约与规范。

社会整体综合利益的内容有许多力一面,最基本的是要让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分享到社会整体发展与进步所带来的益处

(2)公共关系既对自身组织负责,也对公众负责

公共关系既然以社会效益为基本职业准则,就必然地小仅要对组织自身负责,也要对公众负责。

①公共关系对组织负责包括三层含义

a. 对组织基本任务完成的关切。

b. 对由组织行为引起的社会效益问题的关切。

c. 对与组织利益无关的社会公益活动的关切。

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各在小同的层面、视角论述了公共关系对组织担负的责任,它们相互关联,各有侧重,只有将这三方面的下作都做好了,公共关系对组织负责才能说落到实处了。

4. 简述政府公关的特殊性以及我国政府应该如何开展公关工作。

【答案】政府公共关系是以各级政府为主体、以广大内外公众为客体的一种特殊的公共关系类型。

(1)政府公关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构成要素的性质特殊。公关主体具有层次性、权威性和唯一性,可分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公关客体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相对性,可分为外部公众、内部公众和辖区公众。政府掌握着大量的传播工具,政府与辖区公众之间具有上级与下级的严密组织关系,因此,政府公关的传播条件具有主动灵活、覆盖宽广等综合优势。

②公关的目标任务特殊。政府公关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政府的美誉度。我国政府公关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通过广泛周到的社会服务满足公众不断提高的物质期待和精神需求,树立“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形象。

(2)根据目前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进程,我国政府部门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加强和改进自己的公关工作:

①培养全员公关特别是领导公关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外优秀公关理论和实践成果,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目前各地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发展趋势的政府公关理论体系,有效地指导行政公关实践。

②以现有的“新闻发言人”制度为基础,内设精简高效的公关机构,将分散的公关职能汇集起来,有计划有步骤地、积极主动地开展公关活动,适度分担主要领导的公关压力,提高政府的公关功效。

③利用专业协会、职业学校和公关公司的力量,采取在职和脱产学习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迅速培养自己的公共关系人员,逐步形成社会主义政府公关体系。

④指导公关人员全力做好公关交际、公关写作、公关调查、公关策划、公关专业活动、公关接待、公关谈判、公关营销等公关工作。

⑤以社会主义职能道德为基础,参考国内外公关职能道德标准,在发展政府公关事业的同时,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政府公关职能道德规范。

5. 简述文字及其传播的特点。

【答案】文字及其传播有如下一些不同于口语传播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