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977细胞生物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答案】的中文译名是共转移,蛋白质先在游离核糖体上起始合成,当肽链延伸至80个氨基酸左右后,信号识别颗粒结合信号序列,使肽链延伸暂时停止,当核糖体与内质网膜结合后,肽链继续延伸直至完成整个多肽链的合成,这种肽链边合成边转移至内质网腔中的方式称为共转移。
2.
化学渗透假说
【答案】
化学渗透学说是由英国生物化学家于1961年提出的用来解释氧化磷酸
这一学说具有化偶联机制的假说。该学说认为:在电子传递过程中,伴随着质子从线粒体内膜的里层向外层转移,形成跨膜的氢离子梯度,这种势能为氧化磷酸化反应提供了动力,
合成了
膜中电子传递、质子电化学梯度建立、
3.
期细胞
【答案】期细胞又称休眠细胞,
是指一类可长期停留在早期而不越过R 点,处于增殖磷酸化的关系。大量的实验证明,得到公认并获得了1978年诺贝尔奖。化学渗透学说可以很好地说明线粒体内
静止状态的细胞。它们可合成具有特殊功能的RNA 和蛋白质,使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分化,这类细胞并未丧失增殖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恢复其增殖状态,但需要经过较长的恢复时间。如:
肝、肾的实质细胞、血液中的淋巴细胞都属于
4.
残质体
【答案】吞噬体在溶酶体的作用下水解消化,最终不能被消化的残余部分留在溶酶体内所形成的一种结构。
5.
原位杂交
【答案】原位杂交是指用标记的核酸探针通过分子杂交(碱基互补配对)确定特殊核苷酸序列在染色体上或在细胞中的位置的方法。
6.
【答案】
需的一种信号序列,
第 2 页,共 47 页期这类细胞。. 的中文名称是停止转移序列。停止转移序列是跨膜蛋白合成所
一般由疏水氨基酸组成,与内质网膜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停止转移序列使多肽在向内质网腔转运过程的中间某一时刻停止,主要通过疏水氨基酸残基与膜脂的相互作用完成,使整合膜蛋白整合到膜上。
7. regeneration
【答案】regeneration 的中文名称是再生。再生是指生物体的整体活器官受外力作用发生创伤而部分丢失,在剩余部分的基础上又生长出与丢失部分在形态与功能上相同的结构过程,即生物体缺失部分后重建的过程。广义的再生可包括细胞水平、组织与器官水平及个体水平的再生,但一般再生是指生物体缺失部分后重建的过程。
8.
核被膜
【答案】
核被膜是位于间期细胞核的最外层,由内外两层平行但不连续的单位膜构成的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界膜。核被膜构成核、质之间的天然选择性屏障,
保护不受细胞骨架运动所产生的机械力的损伤,进行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与信息交流。
二、选择题
9. 呼吸链主要位于(
A. 线粒体外膜
B. 线粒体内膜
C. 线粒体基粒
D. 线粒体基质
E. 线粒体嵴
【答案】B
【解析】在线粒体内膜上存在有关氧化磷酸化的脂蛋白复合物,它们是传递电子的酶体系,
由一系列可逆地接受和释放电子或
子传递链或呼吸链。
10.对于体外培养的人二倍体细胞,决定其衰老的主要因素是(
A. 细胞培养的外环境
B. 细胞核
C. 细胞质
D. 以上都不是
【答案】B
【解析】等的研究表明,决定细胞衰老的因素在细胞内部,而不在外部环境;是细胞核而不是细胞质,决定细胞衰老的表达。)。的化学物质所组成,在内膜上相互关联有序排列,称为电)。
第 3 页,共 47 页
11.支原体是最简单的细胞,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是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细胞,
直径一般只有)。
B. 目前已经从动物、污染的环境及植物中分离出很多支原体
C. 最早发现的支原体为拟胸膜肺炎病原体
D. 支原体具备细胞壁,同时也具备形态的多样性
【答案】D
【解析】支原体因为没有细胞壁,形态可以随意变化,因而具有多形态性。
12.
在细胞由
酶的催化(
A.
B.
C.
D.
【答案】C
【解析】
13.
下列有关
B.
结合到
C.
构型
【答案】D
【解析】核小体的结构的形成对染色质活化始终也可产生积极作用,如基因的不同调控元件盘绕在核小体同一位置,使两者的距离缩短,从而有利于转录。
14.在匀浆和离心的过程中,细胞中破碎的内质网常形成近似球形的囊泡结构,称为
( )。
A. 脂质体
B. 微体
C. 微粒体
D. 胞内体
【答案】C
【解析】微体是过氧化物酶体的别称。
15.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中,充当调节亚基的是(
A. 周期蛋白
B. 蛋白
第 4 页,共 47 页进入M 期过程中
,
)。
中的
的
和的去磷酸化需要下列哪种磷酸激酶使
和的磷酸化
,
催化的磷酸化。)。局部结构和核小体对染色质活化的影响,不确切的说法是( 上的基因调控蛋白可在相当远的距离产生作用
变成
构型
会导致核心组蛋白八聚体与的亲和力降低A. 染色质包括核小体并不是一个静止的结构D. 核小体的结构的形成对染色质活化始终产生负面影响)。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