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湖北大学教育学院905教育管理[专业学位]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非正式组织

【答案】非正式组织是人们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以感情、喜好等情绪为基础的松散的、没有正式规定的群体,与“正式组织”相对。典型的非正式组织,如单位内的同乡、同学,棋友、牌友、球友等形成的小圈子。非正式组织不受正式组织的行政部门和管理层次等的限制,也没有明确规定的正式结构,但在其内部也会形成一些特定的关系结构,自然涌现出自己的“领导”,形成一些不成文的行为准则和规范。非正式组织的划分,一般可以从“安全性”和“紧密度”两方面来考察。非正式组织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人们追求一种在正式组织内无法达到的感情需求的满足。

2. 教育现代化

【答案】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指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校舍与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的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具体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等。

3. 教师考核

【答案】教师考核是指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根据国家制定的教师职务任职条件和职责,运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对教师上作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考查与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确立了我国实施教师考核制度。教师考核是教师管理中一项经常性、基础性的工作。其目的与作用在于:为教师的使用、培训、晋升、提级提薪、奖惩提供依据; 引导教师按教育规律办事,以提高教育质量。根据《教师法》的规定,我国负责教师考核的机构是聘任教师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考核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教师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工作实绩四个方面。考核的方法,按形式分有教师自评法、学生评价法、教师相互评价法。我国《教师法》在总结我国的教师考核实践经验基础上,借鉴国外有益的理论与尝试,提出了实施教师考核的两项原则,即公正、客观、准确的原则和充分听取意见的民主性原则。

4. 教育行政体制

【答案】教育行政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组织系统,或理解为国家对教育的领导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和工作制度的总称。它主要由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的设置、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的隶属关系及相互间的职权划分等构成。教育行政体制一般是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而建立的。教育行政机构的种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从法律规定所管辖的区域范围来划分,可分为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和地方教育行政机构; 从行使职权的业务性质来划分,可分为一般权限的教育行政

机构和专门权限的教育行政机构。教育行政体制是国家行政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行政体制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国家行政体制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5. 教育预测

【答案】教育预测是指人类在教育领域中从事的预测活动。是以教育现象为预测对象,对其发展趋势或倾向做出科学的估计。教育预测具有预测活动的基本特征即前提性、时间性、描述性:前提性是指教育预测都是在一定前提条件下做出来的,前提条件又分为必然性前提和假设性前提; 时间性是指教育预测具有一定的时间概念,这种时间概念有时笼统地表示为“将来”,“今后”,“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也可以确切地给定,如1990年、2000年等; 描述性是指教育预测必须描述预测对象的特征,通过描述事物的特性如状况、数量、质量等的变化,进行预报或预言,这个描述可以概括地描述和说明,也可以用确切的数值或量词来表示。

6. 西蒙(Simon )的有限理性说

【答案】有限理性是指:人介于完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的一种状态。这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有限理性的主要倡导者西蒙(Simon )提出的。西蒙认为:人类在经济的舞台上,面对了众多选择和决定,但是人储存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却十分有限。许多人想要依理性来行事,但却只具备有限的理性。因此他们努力消化庞大的信息,而且因为没有能力深入了解所有的可能性,于是往往选择了还算“差强人意”的解决方案。而非新古典学派经济学家主张的“最佳”解决方案。西蒙认为有限理性的理论是“考虑限制决策者信息处理能力的约束的理论”。他提议将不完全信息,处理信息的费用和一些非传统的决策者目标函数引入经济分析。

7. 管理跨度

【答案】管理跨度亦称“管理幅度”,是一个主管人员或部门直接管辖的下属人员或部门的多少。一般而言,管理跨度影响管理者对下属的控制强度,影响组织分层的多少,影响信息沟通的速度或准确性,关系下属积极性的发挥。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管理跨度小型化、大型化和权变化三种观点:①传统观点认为,一名管理者管理的下属不应超过6名,只有这样才能施加严密的控制,才能避免由于下属人员的增加而带来的复杂关系。②主张管理跨度大型化的观点认为,这种结构可以使层次减少,有利于沟通; 可以减少管理人员的数量,较少发生权利和责任的重叠,因而使冲突和推诿责任的现象较少发生; 可以使下属享有较充分的权力,有利于调动其积极性; 可以降低管理成本,节约资金。③持权变观点的人们认为,管理跨度究竟多大为好不能一概而论,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影响幅度的因素有:管理者和下属双方的能力; 管理工作的性质; 管理的标准化程度和下作的相似程度; 授权的程度; 管理者可自由支配的时间等。

二、简答题

8. 管理理论对领导问题的研究有哪几种角度?

【答案】在现代领导理论研究中,先后出现了分别以特质研究、行为研究和领导情境研究为

中心的二个不同阶段。

(1)特质研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早期研究中,人们对领导行为的研究集中于领导者的特质上,这种研究的出发点是把领导者看作先天具有领导素质的人才,而被领导者不具备这些素质,因此人群可以分为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两类,领导者是组织的中坚和“救星”。这类研究偏重于研究领导者所具有的素质,目的在于为挑选领导人才提供参考标准。

(2)领导行为研究

鉴于特质论的不足,管理专家把目光转向对有效领导的行为结构的研究。这些研究中最有成果和为人们公认的,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和密西根大学的研究,这两所学校的研究工作达成了基本一致的结论,即构成领导行为结构的主要维度是两个方面:员工导向和工作导向。前者是指领导者重视人际关系、信任和尊重下属的程度,后者是指他们强调工作目标和技术、忽视下属作用和正当要求的表现程度。

(3)领导情景理论

西方管理学界在领导情景理论这一领域较有影响的是菲德勒模型、何塞·布兰查德的情景理论、豪斯的“路径—目标”理论,这些理论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是其基本思路是一样的:不存在惟一有效的领导模式,领导活动的取向和方法,要根据领导者的管理风格、群体规范、环境的威胁和压力、任务特征、被管理者的特点等要素综合考虑。成功的领导者,是善于在不同环境中改变领导方式的管理者。

(4)针对教育组织具体情境的有效的领导理论

①转化式领导理论

转化式领导是美国学者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在其1978年出版的《领导》一书中正式提出的,后经肯尼斯·雷斯伍德等人引入到学校管理领域中。

伯恩斯区分了“交易式领导”与“转化式领导”两种领导模式。二者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领导者实施领导行为所遵循的人性假设前提的不同。

②道德领导理论

道德领导是美国学者托马斯·J ·萨乔万尼首先提出的,他继承了伯恩斯转化式领导理论中的道德元素,并将此作为研究的基点,集中探讨领导行为中的领导者的道德影响意义。

③分布式领导

有关研究发现,领导及领导的影响是分布于有结构的组织关系之中,是以组织中种种联合力量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基于这样的事实,研究者提出了分布式领导的概念。

总体而言,分布式领导理论突破了传统领导理论研究中的以授权、民主领导等概念为研究重心的静态研究视角,转而关注领导角色转换、行为流动的动态化过程。

9. 如何理解学校效能?

【答案】学校效能系指一所学校利用其本身的条件及相关环境,透过各种方法、步骤或策略的运用,获取有限并具价值的资源,以发挥功能,让学校在各方面均能有良好的表现。它包括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