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836语言学基础之现代汉语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连绵词

【答案】连绵词是指两个不同的音节连缀表示一个意义而不能拆开成两个语素的词。其中有

,如“忐忑”; 叠韵的(两个音节的“韵”相同),如“仿徨”; 以及双声的(两个音节声母相同)

两个音节声韵都不同的连绵词,如“蝴蝶”。连绵词的最大特点是:构成连绵词的两个字浑然一体,它们仅仅表示两个音节,不能拆开来解释; 即使这两个字原来各具有某种意义,这意义在连绵词中也己失去,所以不能望文生义。

2. 合体字

【答案】合体字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个字组成的汉字。合体字有两种,一种是从组合的两个成分上来显示字义,如“伐”字从人从戈,表示以戈伐人。这类字文字学上称为会意字。另外一种是两个字组合在一起,一个字表示义类,一个字表示字音,如“河”为水名,从水可声。这类字文字学上称为形声字。

3. 词类

【答案】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是参考的依据。现代汉语的词汇可以依此初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4. 互补

【答案】互补是语言里音与音之间的两种重要关系,是考察一个音素在具体语言中的作用的根据。如果两个音素出现的语音环境互相补充,这称作“互补关系”。音素在一个语言中的互补关系主要体现为组合条件的不同,特别是音节中的语音组合条件。互补的音素,如汉语的[a]语的[P]

个语音单位来使用,语音的互补关系是具体语言中归纳音位的重要原则之一。

5. 义项

【答案】义项是指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它原是辞书中的术语,这里借用来表示相应的语义单位。有的词只有一个义项,有的则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一个词几个义项,各个义项只

,英,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如果彼此语音相似,它们就会被语言社会当做同一

出现在自己的语境中,每个具体语境只有一个义项适用,别的义项不适用,因此它们存在一种互补关系。义项可以分为基本义和转义,前者是基本的、常用的义项; 后者是由基本义直接或间接地发展转化来的。转义主要是通过引申和比喻两种方法产生的。

6. 通用汉字

【答案】通用汉字的范围比常用字大,它是指一个时期的出版印刷、辞书编纂和汉字信息处理所需要使用的汉字。现代汉语通用字则是指现代所需要使用的汉字,它不包括很生僻的、专门用于古汉语的用字,也不包括专业用字。

7. 音位变体

【答案】音位变体是指同一音位的不同变体,又称音品。即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就称为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音位变体是音位的具体表现形式,音位则是从音位变体中概括归纳出来的。音位与音位变体的关系是类别与成员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音位变体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两种。条件变体,是指出现的语音环境各不相同而又同属一个音位的两个或几个音素,又称“必然变体”; 自由变体,是指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里出现而又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几个音素,又称“习惯变体”。

8. 十三辙

【答案】十三辙是明清以来北方戏曲、曲艺等押韵使用的十月个韵部。辙,又称辙口,合辙就是押韵。辙本是车轮轧出的痕迹,合辙就是用顺辙行车来比喻声音和谐顺口。十三辙的名目是:发花、梭波、乜斜、一七、姑苏、怀来、灰堆、遥条、由求、言前、人辰、江阳、中东。十三辙中每一辙的名目不过是符合这一辙的两个代表字,并没有其他的意义,所以同样也可以用这一辙的其他字来代表该辙,如“梭波辙”也可以称为“婆娑辙”、“言前辙”也可以称作“天仙辙”或“三千辙”。

二、分析题

9. 辨析下面的同义词

商量/商榷 截止/截至

【答案】(1)商量/商榷

①联系

商量和商榷都有表达与人交换意见,共同作出决定之义。

②区别

商量是指估计,估量、交换意见。即指在某件事情上还有重新调整和协商的可能,是有变化的空间的。词义较为柔和,具有强调平等处理事件的含义。是一般的普通的具体的事情。

商榷,是商讨,商量的意思,比较正式和书面的语言,具有肯定某件事情或是直接否定某件事情的委婉表述。是没有多大变化的空间的。词义较为坚决、果断。多是重大的、较为复杂的事

情。

(2)截止/截至

①联系

截止和截至都表示到某一时间点上的停止。

②区别

“截止”表示到某个时间停止,强调“停止”; “截至”表示停止于某个时间,强调“时间”。二者的用法也不同,“截止”置于表示时间的词语之后,“截至”则置于表示时间的词语之前,情况正好相反。

10.指出下列句中被括号提取的词的词性,并说明原因

(1)你继续说。生活还得继续! (继续)

(2)他一直都很自在。自在地坐着。(自在)

(3)原来,你就是传说中的老鬼。(原来)

(4)家具,我一向喜欢中式的。(中式)

(5)你的回应不够及时。(回应)

【答案】(1)动词。

①从构形上看,它可以粘附“着、了”等词,表示某种语法意义。例如,同敌人的斗争在继续着。

②从它的结合能力上看,它可以受副词“都、也、不、在(正在)、再”等的修饰,但不能直接与数量词结合。例如,你不归来,我也继续这项研究工作,决不会半途而废。

③从造句功能上看,它主要充当谓语,其后可带名词性或动词性宾语,亦可单独作谓语而不带宾语,前面可辅以状语,或后面辅以时量补语。

(2)形容词。

①形容词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定语,多数能够直接修饰名词。如“他很自在”“自在的事情”。

②形容词不带宾语。“自在”不能带宾语。

③性质形容词大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例如,很自在、相当自在。

(3)副词。“原来”在这里,做状语,后面不能跟别的句子成分。

(4)区别词。区别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属性,有区分事物的分类作用。属性往往有对立性质,因此区别词往往是成对或成组的。例如:西式,中式。

①能直接修饰名词和名词短语,作定语; 多数能带“的”形成“的”字短语。例如,中式的。 ②不能单独作谓语、主语、宾语,组成“的”字短语或联合短语或成双对比后可以作主语、谓语、宾语。例如,“中式的比较贵”。

③不能前加“不”,否定时前加“非”。例如,非中式的。

(5)兼类词。

①“回应”既是动词,又是名词。动词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例如“回应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