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52岁,因“胸骨后烧灼感5年余”来诊。患者5年前无诱因出现胸骨后烧灼感,平卧时加重。既往无特殊病史。结合该病例,叙述正确的是(提示入院后第6天行电子胃镜检查,内镜下表现:红色柔软的胃黏膜,自贲门向食管下段延伸,与粉白色光滑上皮形成鲜明对比。齿状线上移4cm。活检病理:上皮细胞与小肠上皮相似,表面有绒毛和凹陷,有发育良好的杯状细胞、潘氏细胞,可见癌细胞。)() A.可以诊断为Barrett食管癌。 内镜检查是确诊此病的手段。 可以采用内科保守治疗。 应外科手术治疗。 肿瘤原发于食管。 肿瘤近端食管黏膜存在柱状上皮。
女性,41岁。以长期忧郁诱发本病。表情淡漠,神识呆钝;喃喃独语,喜怒无常,言语有头无尾,污秽不避,终日不思饮食,舌苔腻,脉象弦滑。根据上述临床表现,该病例中医诊断应为() A.郁证。 脏躁证。 百合病。 痴呆。 癫病。
Ph染色体
患者,男性,19岁,双眼"近视"9年。曾戴角膜接触镜矫正,视力良好。最近2年发现近视度数加深较快。眼部检查:右眼0.2,戴镜矫正视力1.0;左眼0.1,矫正视力0.4。双眼均无充血,右眼角膜透明,角膜中央向前隆起,呈锥状,中央变薄。左眼角膜向前锥状突起、变薄更明显,中央部出现明显的全层角膜混浊。验光结果:右眼-5.75DS-3.75DC×170°→1.0左眼-6.50DS-5.65DC×150°→0.4。患者左眼角膜中央部混浊,最可能的原因是() A.长期戴角膜接触镜引起的角膜创伤。 圆锥角膜并发的先天性角膜混浊。 急性圆锥角膜。 急性圆锥角膜消退后残留的角膜混浊大泡性角膜病变。
患者男,65岁,以"消瘦伴乏力一年"来诊,追问病史,3个月前发现腰椎及肋骨多发骨折,尿常规示:蛋白(+),红细胞10个/HP,血常规示血红蛋白75g/L,肾功能:血肌酐192μmol/L,血尿素氮10.09mmol/L,血钙3.25mmol/L,血白球比倒置,ALP正常。对该患者恰当的治疗措施包括() A.甲强龙冲击。 血浆置换。 MP方案化疗。 充分饮水,保持足够的尿量。 肾移植。 手术治疗。 半量强的松联合骁悉。 防治高钙血症。
脾脏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