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611风景园林学基础之中国建筑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圆明园西洋楼景区是由谁委托来华的哪位传教士设计建造的?( )
A. 康熙皇帝,郎世宁
B. 雍正皇帝,南怀仁
C. 乾隆皇帝,蒋友仁
D. 嘉庆皇帝,王志诚
【答案】C
【解析】圆明园西洋楼景区是园内一组风格迥异的建筑群,位于畅春园北界,效仿欧式园林的代表作。圆明园原为雍正的赐园,胤祯继位后作了扩建,并将离宫迁入。乾隆时增建景点题为圆明园四十景,约在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在长春园北端,命在宫中供职的传教士蒋友仁等设计,监造了欧洲巴洛克式的宫殿组群。于乾隆十二年开始筹划,至二十四年基本建成。
2. “方上”一词是指( )。
A. 陵墓
B. 台阶
C. 塔基
D. 柱础
【答案】A
【解析】方上是指累土为堆,呈截顶方锥体形的封土。墓葬制中,地面出现高耸的封土始于春秋战国之际。由于存在高崇的封土,墓的称谓由“墓”到“丘”,最后为“陵”。秦始皇大崇坟台,汉因秦制,帝陵起方形截维体陵台,称为“方上”,四面有门阙和陵墙。除汉文帝霸陵是依山为陵,这也是历史上第一个依山凿穴的帝陵墓。
3. “中国营造学社”是中国近代调查研究古建筑的学术团体,其创办人是( )。
A. 梁思成
B. 刘敦桢
C. 朱启钤
D. 杨廷宝
【答案】C
【解析】1925年,朱启钤与陶湘、孟锡钰倡议成立“营造学会”,他私人出资,以他在北京的
寓所为学社社址,旨在研究建筑文献和中国传统建筑式样。1930年2月,“营造学会”更名为“中国营造学社”,发行《中国营造学社汇刊》。
4. 《营造法式》编修的主要目的是( )。
A. 防止贪污浪费,保证设计、材料和施工质量
B. 推行设计施工的标准化、模数化
C. 促进传统营造技艺在工匠间传授
D. 总结古代匠人经验,记载传统技术成就
【答案】A
【解析】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颁布的《营造法式》,内容包括了“以材为祖”的木作做法及各工种的功限料例,附有图样。全书共34卷,是一部极有价值的术书,作者是宋代的将作监李诫。《营造法式》是王安石推行政治改革的产物,目的是为掌握设计与施工标准,节制国家财政开支,防止贪污浪费,保证设计、材料和施工质量。
5.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几句话精辟地论述了( )。
A. 空间与使用的辩证关系
B. 空间与实体的辩证关系
C. 有和无的辩证关系
D. 利益和功用的辩证关系
【答案】B
【解析】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这句话是来说明建筑从组成角度分析,是由有形的实体与无形的虚空形成的空间,精辟地论述了空间与实体的辩证关系。
6. 中国古代用于分隔建筑室内空间的固定木装修隔断称为( )。
A. 幕
B. 屏
C. 罩
D. 帷
【答案】C
【解析】屏和罩均属木装修隔断,而屏可活动,罩则是固定的。
7. 客家土楼选址注重风水,其主入口不能朝( )。
A. 东
B. 南
C. 西
D. 北
【答案】D
【解析】客家土楼按照其祖源北方习俗,建筑一般坐北朝南,按照地方风水说,建筑基址可以朝东、朝西,但是不能朝北。
8. 浮雕为不漏明的单面雕,于宋《营造法式》中作法,于材料表面刻画图案,将图案以外的部分浅浅的铲去一层称( )。
A. 挑地起突
B. 压地隐起
C. 减地平铲
D. 素平
【答案】
【解析】《营造法式》卷三石作制度中提及:“雕镌制度有四等:一曰剔地起突,二曰压地隐起,三曰减地平(金及),四曰素平”。总括起来,石雕的品类实际上有八种,即:①混作——圆雕;②半混——圆雕,仅备三面,另一面贴地;③剔地起突——高浮雕,去地;④压地隐起一低浮雕去地,深2〜3毫米以上;⑤减地平(金及)——线刻,去地甚少,在一毫米以下;⑥实雕高或低浮雕,不去地;⑦平(金及)——线刻,不去地;⑧素平——无花纹。
9. 旋子彩画根据用金多少、图案内容及颜色层次可分为( )。
A.5种
B.7种
C.11种
D.8种
【答案】B
【解析】根据用金多少、图案内容和颜色的层次,旋子彩画又可分为7种:①金琢墨石碾玉;②烟琢墨石碾玉;③金线大点金;④墨线大点金;⑤金线小点金;⑥墨线小点金;⑦雅伍墨。
10.我国传统住宅采用砖墙承重构筑类型的主要分布地,不包括( )。
A. 山西
B. 陕西
C. 河南
D. 皖南
【答案】D
【解析】我国传统住宅采用砖墙承重构筑类型的主要分布地在山西、河北、陕西、河南等省份。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