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广告学概论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整合营销传播?
【答案】(1)整合营销传播是一个关于营销沟通计划的概念,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以由外而内的战略观点为基础,为了与利害关系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以营销传播管理者为主体所展开的传播战略。
(2)这一观点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美国营销大师唐·舒尔茨提出和发展的。整合营销传播的核心思想是:以整合企业内外部所有资源为手段,再造企业的生产行为与市场行为,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实现企业统一的传播目标。
(3)随着整合营销传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营销和广告人士的认同,广告主为了能在爆炸的媒体环境中追求产品的统一声音,希望广告公司同时也能承担起整合的传播功能。因此现代广告公司逐步向整合传播公司转型,在承担原先的工作任务的同时,强调将其他的传播方法,如人员推销、直效营销、公共关系、销售促进等与广告结合,产生协同作用。其内容一般包括:收集资料和细分消费者,确定营销目标,传播策略思考,传播整合,接触管理以及效果测量。
2. 消费者有哪些基本类型?
【答案】消费者的类别从营销的角度看,消费者有各种各样的类型。运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就可以对消费者进行具体的分类。
(1)按照消费目的划分,消费者可分为最终消费者和产业消费者。
①最终消费者是为了满足个人、家庭需求而购买、消费某种产品或劳务的个体或家庭,又分为个体消费者和家庭消费者。
②产业消费者是在非最终用户市场中,购买用户制造其他产品或提供其他劳务,以及进行转卖等经营活动的消费者。产业消费者是组织化的消费者,但最终还是以个体的形式出现。
(2)按照对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消费状态来划分,消费者可分为现实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 ①现实消费者是指己对某种消费有了需求,并且发生实际消费行为的消费者。
②潜在消费者是指对某种消费产生了需求,现实未有实际的购买行动,但在未来的某一时期内很有可能产生消费行为的消费者。
3. 广告如何实现广告主利润的最大回报和消费者的最大满意?
【答案】(1)广告要实现广告主利润的最大回报,就应该站在企业家的立场,关切广告主的利润回报。广告首先是促销的一种手段,是企业的一种投资行为。评价广告优劣的标准主要是广告成本投入对经济效益产出的贡献程度,即最好的广告将是以最少的广告投入达到最大的效益产出,即“广告不仅要叫好,更重要的是要叫座”。
(2)广告要实现广告主利润的最大回报和消费者的最大满意,一些有识之士认为现代广告应在商业属性和社会属性之间获得平衡。这种平衡通常被描述为既注重广告商业行为的合理性,又克服纯商业行为的缺陷,寻求广告商业行为和人文精神的交汇。这种交汇既非常重视广告促进销售的作用,同时又相当重视广告对于人们消费生活的引领,相当关注消费者的整体利益。
(3)商业行为与人文精神是人类生存活动中形成的两种观念、方式和价值体系。商业行为以利润增长为准绳,人文精神以人性导向为主旨。商业行为与人文精神既对峙又交融,现代广告应该在两者的平衡上做出应有的努力。
4. 如何利用社会学中“参照群体”的原理对企业、产品或品牌进行广告传播?
【答案】对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所有群体即为参照群体。
(1)在参照群体中,个人期望归属的群体这就是向往群体。如歌星、影星、体育明星、权威人士等,都会对消费者个体产生较大的影响。这正是名人广告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2)名人做广告代言,名人这一参照群体能够展示新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在对某些事物、某些产品的态度和看法等方面对消费者产生影响。参照群体还会形成个人的压力,促使人们的行为趋向一致化,在产品、品牌等的实际选择上发挥作用。
(3)对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要能准确判断出目标消费者的参照群体,从中还要能够发现生活在社会各个阶层的、在不同方面的观念指导者,有重点地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使参照群体能发挥更大的影响。
5. 广告主题理论与实践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答案】广告主题理论与实践发展了如下几个阶段:
(1)独特的销售主张(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
这一理论强调商品之间的差异,在实践中简便易行,因而在当时的广告界引起了强烈反响。M&M'、奶油巧克力的广告口号“只溶在口,不溶在手”,经典地诊释了USP 理论。独特的销售主张理论在以产品观念为核心的时代,具有明显的优势。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品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而某些差异对消费者来说并没有太大意义; 因此这种理论在目前有着比较大的局限性。
(2)品牌形象理论(Brand Image)
这是由大卫·奥格威在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来的。这一时期是从产品观念向市场营销观念转变的时期,由于买方市场的形成,任何一种商品的畅销都会很快导致大量企业蜂拥到同一市场,模仿使“独特”再难持久。个企业要想在这种市场条件下生存和发展,仅靠自己的商品特点己远远不够。品牌形象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广告最主要的目标是为塑造品牌服务; 每一个广告都是对品
牌印象的长期投资; 随着产品同质化程度的提高,产品中的差异性缩小,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的附加值和心理感受。在这一理论基础上,CI 或CIS 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独特的销售主张与品牌形象理论的共同点是:确定广告主题基本上是从商品或企业本身出发,即从我出发,从里向外考虑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置消费者于不顾而以自我为中心确定广告主题的方法,明显表现出不适应性和局限性。
(3)定位理论(Positioning )
该理论的核心是定位并不涉及改变产品或企业本身,它只是涉及建立或改变企业或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位置。即“定位不是你对产品要做的事,定位是你对客户要做的事。换句话说,你要在预期客户的头脑里给产品定位。”但由于实践的局限,当时的定位理论缺乏动态视角与发展的观点。《新定位》作者之一杰克. 特劳特认为:市场逐渐成熟后,如果企业不能及时构思新的定位,就会陷入困境。定位理论的提出意味着广告主题应当建立在对消费者心理的研究上,而不是商品之间的差异研究上。
以上三种确定广告主题的理论体现了一种渐进的发展趋势,但并非后者取代前者,而是后者在吸收和兼容以前理论的基础上,随着市场经济和营销理论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
6. 市场营销学对广告学的产生有何影响?
【答案】广告活动和市场营销都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作为一门学科,广告学的建立,也是市场经济孕育的结果。市场营销学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时期创建的,广告学亦在这一时期兴起。从一开始,这两门学科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密不可分。
(1)从研究内容上看,它们同属于经济范畴。
①市场营销是个人和群体通过创造并同他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满足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涉及需要、欲望和需求,产品、效用、交换、交易和关系,市场、市场营销和市场营销者等核心概念。而这些概念对于广告活动的理论和实务也是至关重要的。
②广告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但它的起点和落点都是在经济领域。传递什么样的信息内容以及如何进行传播,需要研究市场,了解营销环境; 需要研究消费者,从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出发; 也需要研究产品,以适应不同的市场环境,制定相应的广告策略,争取较好的传播效果。研究广告学,离不开对市场营销理论的应用。
(2)广告和市场营销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由于市场竟争的加剧,企业要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必须以消费者为中心,重视市场,重视销售。市场营销在现代化大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促进销售是市场营销组合中的重要环节。特别是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提出,要求各种促销策略的统合,进行综合信息交流,广告活动则是其中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②对于企业生产来说,市场营销的中心任务是完成产品销售。广告是为了实现市场营销目标而开展的活动,通过信息传播,在目标市场内沟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改善企业形象,促进产品销售。广告策略要服从于市场营销策略,作为营销活动的先导,在市场营销的总体目标下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