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市培养单位生态环境研究中心846普通生物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植物生物量。

【答案】植物生物量是指净第一性生产量日积月累,到任一观测时刻为止,单位面积上积存的有机物质的数量。

2. 干扰素。

【答案】干扰素是受病毒感染的细胞所产生的能抵抗病毒感染的一组蛋白质。

3. 隔离。

【答案】隔离是指在自然界中生物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的现象。

4. 初生结构。

【答案】初生结构是指在植物体的初生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成熟组织,共同组成的结构。

5. 肽键。

【答案】肽键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中的氨基与另一氨基酸分子中的羧基脱水缩合形成的共价酰胺键

6. 碳的循环。

【答案】

碳的循环是指碳以各成分之间传递,

最终又以

7. 恒温动物。

8. 基因。

形式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以有机物形式在生物群落的

的形式回到无机环境的过程。碳循环始终与能量流动结合在一起。

【答案】恒温动物又称温血动物,是指具有恒定的体温,能适应各种各样复杂的环境的动物。

【答案】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个基因中可以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

二、填空题

9. 线粒体是大量产生_____的场所。线粒体有自己相对独立的遗传物质_____,这种遗传物质的特点是_____

【答案】A TP ; DNA ; 环状双链DNA 分子

10,.动物各个器官组织的形成和发育是通过胚层的发育而来的其中消化道、尿道和呼吸道由_____胚层而来;肌肉组织、生殖系统由_____演化而来;而神经系统则来自_____胚层。

【答案】内胚层;中胚层;外胚层

【解析】由于遗传性、环境、营养、激素、细胞群间的相互诱导因素,胚胎进一步分化为组织、器官。高等动物的胚胎有3个胚层:

(1)外胚层:主要分化成表皮和所有表皮层的衍生物,发育成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脊神经、植物性神经、视网膜、内耳及肾上腺髓质)、主要的感觉器官、表皮(包括毛发、汗腺、油脂腺、乳腺、晶体及口腔黏膜)和消化道的前后两端,包括口腔和肛门。

(2)中胚层:具有多能性,分化成动物的大部分器官,如动物的真皮及其衍生物、肌肉、结缔组织、骨骼、血管、心脏血管系统;囊胚内的上皮内衬、多数动物的生殖系统、排泄器官的大部分和其它进行分泌和渗透调节的器官等。

(3)内胚层:将发育出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上皮和有关的腺体(如胰、肝等)以及膀胱上皮等。

11.编码20种氨基酸的三联体密码有_____种。

【答案】61

【解析】mRNA 上四种核苷酸能构成是多肽合成的终止密码

种密码子。其中,有3个不编码任何氨基酸,而其余的61种密码子为氨基酸密码。除甲硫氨酸和色

氨酸外,一个氨基酸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密码子决定。

12.由肋间肌舒缩引起的呼吸动作为_____呼吸。

【答案】胸式

13.植物细胞中的质体,有无色质体和有色质体之分。有色质体中最重要的是_____。植物细胞膜外有一层_____, 其主要成分是_____。在细胞质中还可以看到_____,其中溶有无机盐类、糖、有机酸、蛋白质等。

【答案】叶绿体;细胞壁;纤维素;液泡

14.病人缺乏淋巴细胞,叫做_____症,是一种先天、遗传性疾病。艾滋病,即_____综合症,英文缩写为_____,其病原体的英文缩写为_____。致病的主要原因是这种病毒攻击助T 细胞、巨噬细胞和B 细胞。传播途径为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免疫缺乏;获得性免疫缺乏;AIDS ; HIV ; 血液;性生活;母婴传染

15.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_____和_____等三部分。

【答案】脑神经;脊神经 【解析】

外周神经系统根据功能划分:

16.核仁是细胞核中圆形或椭圆形的颗粒状结构,没有外膜,富含

【答案】器,编码

蛋白质 的DNA 称为

分子、_____和_____分子。

【解析】核仁是细胞核中圆形或椭圆形的颗粒状结构,没有外膜。核仁是产生核糖体的细胞

一般成簇分布在不同的染色体上,这些含

. 的区域称

为核仁组织区。核仁位于染色体的核仁组织区的周围。核仁富含蛋白质和RNA 分子。如果将核仁中的rRNA 和蛋白质溶解,即可显示出核仁组织区的DNA 分子,这一部分的DNA 正是转录rRNA 的基因,即所在之处。

17.人科不同于猿科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人科是灵长类中唯一_____的动物。所以,_____是已知的最早的一类人科成员。

【答案】能两足直立行走;南猿

18.血浆中最主要的抗凝物质是_____和_____。

【答案】血小板;纤维蛋白原

【解析】血浆是由水、溶于水的晶体物质(主要是盐类)、胶体物质(血浆蛋白)和一些其他物质组成。晶体物质维持渗透平衡、酸碱平衡和调节膜的透性。血浆蛋白中主要有3种蛋白质:清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80%的血衆胶体渗透压是由清蛋白产生的;球蛋白与某些物质的运输及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纤维蛋白原主要在血液凝固中起作用。血液流出血管后,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状的纤维蛋白,从血浆中分离出来,并把血细胞围起来而成血块。血浆失去纤维蛋白原后,剩下血清。红细胞和白细胞只是被动地被围裹起来,它们对于纤维蛋白的产生没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