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市培养单位生命科学学院846普通生物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基因组学。
【答案】基因组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基因组的结构、组成和功能的科学。
2. 抗体。
【答案】抗体是指机体产生的针对相应抗原的免疫球蛋白,其结构决定了其特性和功能,相对异科动物或个体也具有抗原性。
3. 稳态。
【答案】稳态是指生物通过许多调节机制,保持内部条件相对恒定的状况。也称内稳态。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主要调节机制是反馈。
4. 诱发突变。
【答案】诱发突变(人工诱变)是指在人为条件下,利用物理的、化学的因素来处理生物,使它发生基因突变。
5. 溶酶体
【答案】单层膜包裹的小泡,内含60种以上水解酶,可催化蛋白质、多糖、脂质以及
等大分子的降解,其功能是消化从外界吞入的颗粒和细胞本身产生的废弃成分。
6. 转录。
【答案】转录是指在细胞核中,以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 的过程。
7. 辐射对称。
【答案】辐射对称是指通过身体的中轴可以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切面把身体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是一种原始的对称形式。
8. 水培法。
【答案】水培法是将植物的根部浸泡在溶液中并通入空气进行培养的方法。
和
二、填空题
9. 在对达尔文进化论进行了多项修订之后,新的进化论被称为_____。
【答案】现代综合进化论
【解析】现代综合进化论又称为现代达尔文主义,或新达尔文主义,是指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遗传学、古生物学以及其他学科的有关成就综合起来,用以说明生物进化、发展的理论。现代综合进化论认为进化是在群体(种群)中实现的,进化的原料是突变,生物类型改变的遗传根据是种群中基因频率的改变,通过突变和自然选择的综合作用,就可以导致生物新类型的产生。
10.
人群中少数人的血型为
【答案】阴;无
11.绝大部分古爬行类灭绝于_____代的_____纪末期。
【答案】中生;白垩
12.组成DNA 分子的戊糖是脱氧核糖,它是核糖第_____个C 原子上的_____脱去一个0。
【答案】2; 羟基
13.陆生动物通过排泄_____或_____来排出体内的
【答案】尿酸;尿素
14.染色体数目变异包括_____和_____变异。
【答案】整倍性;非整倍性
15.维管组织包括_____和_____两部分,它们分别是运输_____和_____的通道。
【答案】木质部;韧皮部;水分和矿物质;有机养分
【解析】高等植物的维管组织又称输导组织,是由多种类型的细胞组成的复合组织,分木质部和韧皮部两部分:(1)木质部运输水和溶于水中的物质,组成木质部的细胞有薄壁细胞、厚壁细胞、管胞和导管分子。(2)初皮部运输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质,组成初皮部的细胞有薄壁细胞、厚壁细胞、筛胞、筛管分子和伴胞。维管系统具有运输和支持的双重功能。如管胞和导管分子,两者都是长管状的死细胞,都有很厚的木质化的次生壁。
16.内质网具有_____合成以及_____和解毒作用。
【答案】蛋白质和脂质;糖类代谢
【解析】根据内质网上是否具有核糖体,可分为光面内质网和糙面内质网两种,光面内质网通常为小囊和分支管状,无核糖体附着,是脂类合成和代谢的重要场所,它还可以将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和脂类运到高尔基体。糙面内质网膜上附有颗粒状的核糖体,通常为平行排列的扁平囊状。核糖体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因此糙面内质网是核糖体与内质网共同组成的复合机能结构,并可与核膜相连。光面内质网的膜上没有核糖体颗粒。在与脂类代谢有关的细胞中很多光面内质网,有合成脂肪、磷脂,参与糖类代谢,药物和毒物的解毒等功能。糙面内质网膜上附有颗粒状核糖体,合成分泌蛋白。
_____性,其血浆中_____相应的抗体存在。
17.有性生殖的方式之一,雌性生殖细胞未经受精而发育,称为_____。
【答案】孤雌生殖
18.尽管各种动物原肠胚的形态各不相同,但原肠胚具有_____、_____和_____是多数动物共同的特点。
【答案】原肠腔;胚孔;内外胚层
【解析】高等动物受精卵的早期发育一般都要经过桑葚胚、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和中胚层发生等阶段。原肠期是胚胎发育中极为重要的时期,是从尚未分化进入到分化为2个胚层和决定器官原基的一个时期,它是通过在时间和空间上密切配合的复杂的形态发生运动来完成的。通过外包、内陷、内卷等细胞广泛迁移的形态发生运动,最终形成了具有原肠、胚孔和2个胚层的原肠胚,原肠胚未来将发育成为消化管道的原肠。
三、选择题
19.日本科学家提出了“中性进化论”,其根据主要来源于( )。
A. 化石证据
B. 形态学证据
C. 生物大分子证据
D. 行为学证据
E. 生理学证据
【答案】C
20.抗原的化学本质一般是( )。
A. 分子量大于一万的蛋白质
B. 分子量大于一万的多糖
C. 分子量大于一万的蛋白质和多糖
D. 分子量小于一万的蛋白质和多糖
【答案】C
21.线粒体内膜上具有什么酶系统?( )
A. 酵解
B. 过氧化氢
C. 三羧酸循环
D. 电子传递链
【答案】D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