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转型期西安市城市收入不平等与贫困的时空关系研究

关键词:收入不平等;城市贫困;空间演化模式;时空关系;西安市

  摘要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收入不平等跨过警戒线,城市贫困问题开始出现并引起关注。本文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分析发现,现有成果在研究的内容、区域、角度和深度上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收入不平等与贫困的关系作为关注点,从整体和个体两个角度对转型期西安市的城市收入不平等及贫困变化进行了测度,细致描述了西安市城市居民的收入不平等状况及贫困发生状况;将两者进行空间刻画,挖掘了收入不平等及贫困状况变化的空间特征,并分析收入不平等与贫困的相互作用过程;利用分解方法定量剖析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并分析各因素与收入不平等和贫困变化的作用机制。希望本研究可以弥补对城市内部收入不平等和贫困演化研究的不足,也藉此更科学全面的呈现转型过程中城市收入差距和贫困真实的发生状况、空间变化特征和作用机制,以此为未来西安市及其他区域的类似研究、减贫策略及城市化战略等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1)西安市的收入不平等状况在1990-2013年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收入差距依然巨大;西安市的贫困状况在1990-2013年整体上得到了改善,但贫困深度和强度的改善没有贫困率的下降那般明显;贫困线不仅对贫困的度量而且对贫困指数、不平等指数及贫困的分解情况产生着重要影响;贫困改善很大程度上源于收入不平等状况的缓解,随着贫困线的增长,经济增长对减贫的作用并未体现出来,尤其是在2000-2013年,经济的增长并未对贫困率的降低产生作用。

(2)1990-2013年,西安市南北收入差距拉大,高收入区域在南部集中;区域的发展状况和城市化进程对收入和不平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城市的重点发展区域成为收入的增长极,并带动周边收入的增长,收入不平等状况和贫困状况也得到改善;发展相对缓慢地区贫困和不平等的改善相对不理想;流动人口集聚地区收入状况变化比较剧烈,老工业区成为低收入集聚区。区域相对收入的增加与收入不平等状况的改善具有趋同性,城市的非重点发展区域和限制发展区域不论是在相对收入的增加还是在收入不平等的改善上都处于不利地位,相对收入增加区域及不平等改善区域的分布有类似趋向,集中分布于城南重点发展区域及城墙周围;城市的发展方向将左右收入和不平等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

(3)收入分配与相对收入的变化对贫困变化的影响具有偏向性,收入分配的改善对于促进脱贫效果显著,相对收入的增加对于抑制返贫的作用更加明显,平稳发展地带的贫困变化比较温和。这也启示政策制定者,经济发展中应保持相对稳定,经济增长与不平等改善同步进行。

(4)收入不平等与贫困的影响因素众多,在人口特征中,受教育程度、在职与否、职业类型和性别对收入不平等与贫困的影响最为显著,女性、受教育程度低和非在职属性更亲贫困。收入不平等与贫困的演化是多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经济的转型、城市的更新、社会制度的变革、人口的迁移以及针对性政策的实施都对不平等和贫困的跨期变动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