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大学理学院614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考研题库

  摘要

一、选择题

1. 用单色光通过某溶液层厚度一定的溶液,测得A=0.6,若将该溶液稀释一倍,其他条件不变,则稀释后该溶液的透光率为( )。 A. B. C. D. E.

【答案】D

2. 欲分析出土的越王勾践剑的整体元素大约组成,应采用( )。

A. 滴定分析法

B. 原子吸收光谱法

C.X 射线荧光分析法

D. 高效液相色谱法

【答案】C

【解析】A 项,滴定分析法主要是测定组分的含量,用于定量分析方法;B 项,原子吸收光谱法利用物质所产生的原子蒸气对谱线的吸收能力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C 项,X 射线荧光分析法中所得的谱线的波长可进行试样中元素定性分析;谱线的强度可进行定量分析;D 项,高效液相色谱法主要用于分离分析。

3. 在滴定分析中所用标准溶液浓度不宜过大,其原因是( )。

A. 过量半滴造成误差大

B. 造成终点与化学计量点差值大,终点误差大

C. 造成试样与标液的浪费

D.A 和C

【答案】B

4. 在醇类化合物中,

A. 诱导效应

B. 溶液极性增大

C. 形成分子间氢键

D. 振动偶合

【答案】C

第 2 页,共 38 页 伸缩振动随溶液浓度的増加向低波数移动的原因( )。

【解析】能形成分子间氢键。氢键的形成使的键强减弱,振动频率向低波数移动。浓度増加有利于氢键的形成。

5.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的物理干扰可用下面的哪种方法消除?( )

A. 释放剂

B. 保护剂

C. 扣除背景

D. 标准加入法

【答案】D

【解析】物理干扰是试样在转移、蒸发和原子化过程中物理因素变化引起吸光度下降的效应;物理干扰是非选择性干扰,对试样中各元素的影响基本上是相似的。配制与被测试样组分相近的对照品或采用标准加入法是消除物理干扰最常用的方法。扣除背景消除的是背景吸收。加入释放剂或保护剂消除的是化学干扰。

6. 在液膜分离的操作过程中,能够起到稳定液膜的作用的是( )。

A. 增强剂

B. 载体

C. 表面活性剂

D. 膜溶剂

【答案】C

7. 用已知浓度的NaOH 滴定相同浓度的不同弱酸时,如弱酸的

A. 消耗的NaOH 量越多

B.PH 突跃越大

C. 滴定曲线上的起点越高

D. 终点时指示剂变色越明显

【答案】B

8. 单扫描极谱使用三电极系统,目的是( )。

A. 消除充电电流的干扰

B. 增加极化电压的稳定性

C. 降低体系iR

D. 提高方法的灵敏度

【答案】B

9.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适用于提取( )。

A. 能汽化的成分

第 3 页,共 38 页 越大,则( )。

B. 极性大的成分

C. 极性小的成分

D. 离子型化合物

【答案】C

10.用过氧化钠熔融分解试样通常可选用( )。

A. 镍坩埚

B. 铁坩埚

C.A+B

D. 聚四氟乙烯坩埚

【答案】C

11.若外加磁场强度逐渐增大,则使质子从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所需的能量( )。

A. 不发生变化

B. 逐渐变小

C. 逐渐变大

D. 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C

【解析】由公式

12.配制标准溶液时,为防止

A.HF

B.HC1 C.

D. 金属铁

【答案】D

可知,与成正比。 被氧化,应加入( )。

二、简答题

13.PAN 在pH=2〜12范围内呈黄色,它与

【答案】在pH=10〜12

含有等金属离子的配合物显红色,但它与不显色。为此,在pH=10〜12时,加入适量的CuY , 即可用PAN 作为滴定的指示剂,简述其原理。

滴定之前,由于

先与的溶液中,当加入CuY 和PAN 时,发生以下反应:

置换出CuY 中的进而生成Cu-PAN ,故显红色。滴入EDTA 时,,生成CuY 和游离

的指示剂。 反应,当滴定至终点时,过量1滴EDTA 即可从Cu-PAN 中夺出,故CuY 和PAN 可作为滴定的PAN ,终点时显浅绿色(蓝色+黄色)

第 4 页,共 3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