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硕]之《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内部冲刺密押卷5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揭帖

【答案】揭帖是使用于明代起义军中的新闻传播工具,类似于近代的小字报或传单,经常用以发布声讨明王朝的政治檄文,公布起义军的政策,公布赃官和土豪劣绅名单等,进行瓦解敌人的宣传。

2. 《自立晚报》

【答案】《自立晚报》是台湾第一家晚报,也是影响较大的晚报,1947年10月10日在台北创刊,创办人是周伯庄。报头刊有“无党无派、独立经营”八个字,并以“纯民间报纸”和“公正客观、不偏不倚、无隐无讳”为标榜,其言论主张经常代表并反映台湾地方非国民党人士和台南大财团的观点和意见。

3. 中俄通讯社

【答案】中俄通讯社是我国第一家无产阶级通讯社。1920年7月在上海创立,简称中俄社,1921年5月5日起,改称华俄通讯社,简称华俄社,社长杨明斋。中俄社的主要任务是沟通中、俄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向中国人民介绍列宁的革命理论、俄国革命的成果与经验,同时向俄国人民介绍中国革命开展的情况。它一方面根据俄国和共产国际的精神,翻译俄文资料,写成中文消息供中国报纸采用; 另一方面将中国报刊资料译成俄文,供苏俄报刊采用。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立后,中俄社成为它领导的机构之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以华俄社的名义发稿,到1925年停止工作。

4. 社交网络

【答案】社交网络也称关系网络。社会学中,社会网络指的是社会行动者及其间关系的集合,换言之,一个社会网络是多个节点(社会行动者)和各节点之间的连线(行动者之间关系)组成的集合。通俗地讲,个体的社会网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他的人际关系网络,是与他有各种交往、互动关系的其他个体和他自身构成的一个集合。社会网络影响人们在互联网上信息获取的广度和深度,以及社会交往的质量,微博发生作用的机制,即嵌套性,就是基于节点(个人)的社会网络的链接。

二、简答题

第 1 页,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