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学金融学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选择题

1. 影响期权价格的因素主要有( )。

A. 期权合同的有效期长短

B. 证券行情变化趋势

C. 不同证券价格的波动程度

D. 期权合同订立时证券的价格高低

E. 期权合同执行时证券的价格高低

【答案】ABC

2. 作为一种国际货币体系,牙买加体系的主要运行特征有( )。

A. 可兑换黄金的美元本位

B. 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

C. 多种汇率安排并存的浮动汇率体系

D. 可调整的固定汇率

E. 国际收支短期失衡调节主要靠国际货币基金融资

【答案】BCE

3. 以下关于利率的期限结构说法错误的是( )。

A. 利率期限结构通常表现出短期利率波动大,长期利率波动小的特征

B. 市场分割理论不能解释收益率曲线通常向上倾斜的特征

C. 预期理论能够解释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的联动关系

D. 流动性升水理论假设不同期限的债券之间存在不完全的替代性

【答案】B

4. 美国金融体系的特点包括( )。

A. 为投资者提供了大量的金融产品

B. 为投资者提供了大量分散风险的机会

C. 存在着大量无法对冲风险的银行存款

D. 提供了大量利率与股市行情等金融信息

【答案】ABD

5. 期货交易的真正目的是( )。

A. 作为一种商品交换的工具

B. 减少交易者所承担的风险

C. 转让实物资产或金融资产的财产权

D. 上述说法都正确

【答案】B

6. 对于期权交易,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期权交易的直接对象不是证券,而是买卖证券的权利

B. 购买期权者在规定期限内必须行使期权,否则要付违约金

C. 期权出售者的协议规定的有效期内,无论市场行情如何变化,都有按协议规定执行交易的义务

D. 双向期权是指投资者在同一时间既购买某种证券的看涨期权,又购买该证券的看跌期权 E. 看跌期权又称为买入期权,是期权购买者预期未来某证券价格下跌,而与他订立买入合约,并支付期权费购买在一定时期内按合约规定的价格和数量买进该证券的权利

【答案】ACD

7. “经理国库、临时的财政垫支、充当银行最后贷款人”表示中央银行在行使( )职能。

A. 调节职能

B. 服务职能

C. 管理职能

D. 控制职能

【答案】B

8. 下列哪种情况下( )导致货币供给增加。

A. 政府购买增加

B. 央行从公众手中购买国债

C. 一个平民购买通用汽车的债券

D. 联想公司向公众发售股票

【答案】B

9. 下列信用形式属于银行信用的是( )。

A. 商业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B. 商业本票和银行汇票

C. 商业汇票和银行本票

D. 银行承兑汇票和银行本票

【答案】D

10.在期货交易中,交易者往往根据收益率曲线的形状来预测利率的变动方向( )。

A. 当收益率曲线向下倾斜时,长期利率高于短期利率

B. 当收益率曲线向上倾斜时,长期利率高于短期利率

C. 当收益率曲线平缓时,长期利率等于短期利率

D 收益率曲线大多是向下倾斜的,偶尔也会呈水平状或向上倾斜

【答案】BC

二、名词解释

11.经营性租赁、融资性租赁和服务性租赁

【答案】租赁信用的三种基本形式。经营性租赁指出租人将自己经营的设备或用品出租的一种租赁形式,目的在于使用设备。出租品的维修管理责任由出租人承担,但其后由出租人收回,租用者无权购买。融资性和赁指出租人按承租人的要求购买货物再出租给承租人的一种租赁形式。租赁期间承租人承担维修管理责任。租赁期满后,可以选择购买货物。服务性租赁指出租人负责租赁物的保养、维修、配件供应和培训技术人员等服务的一种租赁形式。三种形式虽然都以租赁为外在形式,但其交易实质、合同双方权利义务以及风险分担状况都是不同的,因此适用于不同的经济活动,满足了不同的需求。

12.货币政策

【答案】货币政策指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有关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包括宏观经济最终目标、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中间目标)及货币政策操作技巧的总和。货币政策按其执行主体的不同范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制定的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以及采取的一系列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收支的措施的总和。而狭义的货币政策,即现代通常意义的货币政策所涵盖的范围则限定在中央银行行为方面,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

在现代经济社会,市场经济运行始终与货币流通和资金运动紧密结合在一起,货币关系和信用关系覆盖整个社会,其中包括货币流通状况、货币供应与信用总量增长速度,以及结构比例等,对各项经济活动和整体经济运行具有决定性影响。

以调控货币流通、货币供应和信用规模为中心内容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作用是总体性的和全方位的,突出表现为:(l )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2)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总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 (3)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重,引导储蓄向投资转化,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