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安徽工程大学数理学院金融学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选择题

1. 在中央银行三大职能中,集中保管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是中央银行( )职能的具体表现。

A. 银行的银行

B. 政府的银行

C. 发行的银行

D. 最后贷款人

【答案】A

2.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衡量货币均衡的标志是( )。

A. 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率

B. 物价变动率

C. 货币流通速度与物价指数

D. 汇价变动率

【答案】A

3. 金币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 )。

A. 铸币平价

B. 法定平价

C. 通货膨胀率

D. 购买力平价

【答案】A

4.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我国的证券交易所是( )。

A. 以盈利为日的的法人

B. 不以盈利为日的的法人

C. 公益性机构

D. 政府机构

【答案】B

5. 汇率变化与资本流动的关系是( )。

A. 汇率变动对长期资本的影响较小

B. 本币汇率大幅度贬值会引起资本外逃

C. 汇率升值会引起短期资本流入

D. 汇率升值会引起短期资本流出

【答案】ABC

6. 实际利率为3%,预期通货膨胀率为6%,则名义利率水平应该近似地等于( )

A.2%

B.3%

C.9%

D.6%

【答案】C

7. 国际资本流动反映在有关国家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

A. 金融账户的直接投资

B. 净差错与遗漏

C. 金融账户的单方面转移

D. 经常账户的单方面转移

【答案】ACD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金融全球化促进金融业提高效率

B. 金融全球化增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效率

C. 金融全球化会加大金融风险

D. 金融全球化会增加国际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答案】B

9. 影响期权价格的因素主要有( )。

A. 期权合同的有效期长短

B. 证券行情变化趋势

C. 不同证券价格的波动程度

D. 期权合同订立时证券的价格高低

E. 期权合同执行时证券的价格高低

【答案】ABC

10.财政支出效益和微观主体支出效益的区别表现在(

A. 提高效益的目的不同

B. 评价方法不同

)。 。 )

C. 选优标准不同

D. 计算的所费与所得的范围不同

【答案】ACD

二、名词解释

11.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Static Equilibrium and Dynamic Equilibrium)

【答案】静态平衡指国际收支在每一统计期内达到平衡。其特点是:①目标单一,以一定时期内(通常是1年)国际收支平衡为目标; ②国际收支平衡是国际经济交易的数额的对比平衡; ③静态平衡能使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差额或最小差额,不会使一国经济发生大的波动。由于具有这些特点,静态平衡成为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方式。但实际上,一国国际收支不可能永远保持静态平衡。国际收支是一个从不平衡到平衡再到不平衡的全过程,收支平衡只是暂时的,不平衡却是长久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静态平衡是不存在的。动态平衡不强调以年末的国际收支平衡为目标,而是以经济实际运行可能实现平衡的计划期为平衡周期,实现或要求达到的均衡状态或过程。其特点为:①根据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的需要,确定若干年为平衡期; ②动态平衡以一定时期的国际收支平衡为一个基本目标,同时还以国民经济增长为另一个基本目标。这两个目标相辅相成、相互补充,是比较灵活的双重目标的方式; ③动态平衡在实现其双重目标的过程中,根据一国的具体情况,允许出现不平衡,待经济实力增强后,再达到国际收支平衡; ④动态平衡在计划期内随着经济的增长有一定的差额,因而对一国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有密切关系,静态平衡是动态平衡的基础,动态平衡是静态平衡的汇集。在实际情况中,许多国家在考虑国际收支平衡时,以静态平衡为主,兼用动态平衡,即采用两种平衡来计划国际收支的平衡。

12.资本市场

又称长期资金市场,是以期限1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长期性资金交易活动的市场,广义的资本市场包括银行中长期存贷款市场和有价证券市场; 狭义的资本市场则专指发行和流通股票、债券、基金等证券的市场,统称证券市场。

【答案】

13.国家债务(government debt)

【答案】国家债务是指政府作为借债主体(债务人)所形成的债务。国家债务最初源于弥补财政赤字的需要,后来进一步发展成为政府主动调节经济的一种筹资手段。因此,在市场经济中,国债具有三力一面的积极意义:①具有反通货膨胀作用。当财政出现赤字时,若不用借债弥补,那就只能依靠扩大货币供应,就会出现通货膨胀。用国债弥补赤字属于购买力转移或结构调整,社会需求总量不变,但能防止出现通货膨胀。②具有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和发展的作用。财政支出要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虽是一个长期性的总的原则,但一经确定就有较强的刚性,难以因经济的临时或短期波动而削减,相反,经济萧条时财政收入减少了,但为了社会稳定和维持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