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医儿科(医学高级)题库>中医儿科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患儿3岁,痉挛性咳嗽日久,痉咳缓解,咳嗽次数减少,程度减轻,干咳,易出汗,舌质红,苔光剥。治疗首选方剂为()

A . 清燥救肺汤
B . 沙参麦冬汤
C . 人参五味子汤
D . 养阴清肺汤
E . 桑菊饮

患者男,25岁,因反复发热伴腹痛2个月入院。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可达40.5℃。发热以下午和夜间为著,在当地诊所应用青霉素、头孢类药物治疗,体温可恢复正常;但第2天又复升,并伴有上腹阵发性胀痛、恶心、呕吐。呕吐后腹痛症状可缓解,伴腹泻,大便稀糊状,2~3次/d,无脓血,伴纳差、乏力。无咳嗽、咳痰、咯血,无全身皮疹,无关节痛。在当地医院做胃镜示“十二指肠降部多发溃疡”,给予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2个月来体重下降约5kg。既往无肝炎、结核及消化性溃疡病史。该患者下一步的治疗是()(提示:该患者活检标本病理形态上表现为黏膜层、黏膜下层甚至肌层散在中等大小细胞浸润,细胞形态不规则,胞质少至中等,淡染,部分呈透明样,细胞核相对圆整,核浓染,部分细胞可见核扭曲,并可见异型淋巴样细胞;免疫组化示CD3(+),CD45RO(+),CD56(+)。) A.抗生素。 抗结核。 激素。 免疫抑制剂。 化疗。 水杨酸制剂。 手术。 治疗右侧下肢和躯干感觉发凉,应选择的头穴线是()。 右侧顶颞后斜线上1/5。 右侧顶颞后斜线中2/5。 右侧顶颞后斜线下2/5。 左侧顶颞后斜线上1/5。 左侧顶颞后斜线中2/5。 患者男,38岁,因“左侧臀部暗红色斑块11年来诊”。斑块逐渐呈疣状增生,且向周围扩展,以后中心部分的疣状增生逐渐变平,结痂脱落后留有萎缩性网状瘢痕。患者一般情况好,无全身症状,心、肺、腹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查体:左侧臀部可见5cm×8cm暗红色呈疣状增生的斑块,四周由结痂成鳞屑覆盖之结节向外扩展成环状或弧形,境界明显,结节的外围呈暗红色晕,形成中央网状瘢痕、边缘疣状改变和四周暗红色晕(下图)。本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寻常狼疮。 瘰疠性皮肤结核。 疣状皮肤结核。 溃疡性皮肤结核。 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 牙髓感染的主要途径是()。 发育异常的结构。 外伤冠折。 深龋。 楔状缺损。 深牙周袋。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最常见的病因是() 醛固酮癌。 醛固酮瘤。 异位的分泌醛固酮的肿瘤。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糖皮质类固醇可抑制醛固酮增多症。 患儿3岁,痉挛性咳嗽日久,痉咳缓解,咳嗽次数减少,程度减轻,干咳,易出汗,舌质红,苔光剥。治疗首选方剂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