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619新闻传播史论之《新闻理论教程》考研内部冲刺密押卷2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环境
【答案】环境,是指中心事物与周围事物之间的一种关系。如果中心事物是某种活动的主体,那么围绕它的事物便构成了它活动的环境。在新闻传播领域,涉及到传播环境和新闻传播环境等概念。个媒体环境、媒体环境和社会环境构成了统一的新闻传播环境; 个媒体环境和媒体环境一起构成新闻传播的内环境,社会大环境构成了新闻传播的外环境。
2. 社会责任论
【答案】社会责任的思想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报纸主编协会制定的《报业法规》提出该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认为,自由是伴随着义务的,报刊应对社会承担责任,并以社会责任作为报刊业务政策的基础。社会责任理论对自由主义理论作了重大修正:①修正了关于“自由”的观点,认为自由主义理论只有一种“消极的自由”,唯有对社会承担义务,负有“责任”的自由才是有实效的“积极的自由”; ②修正了自由主义理论关于报刊的性质和职能的某些观点。
自由主义理论认为报刊是“自负盈亏”、不受政府干涉和控制的“私人企业”,强调“超然独立”、“监督政府”; 社会责任理论则强调报刊要为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服务,对社会负责,政府可以“干预和控制”新闻活动。社会责任理论又被称为“新自由主义理论”。
3. 新闻本位观念
【答案】新闻本位的观点注重新闻事实报道和新闻评论的客观公正,新闻本位是针对言论本位而言的,是指新闻媒体从新闻的一般原则出发考虑问题,开展报道活动,而不是从其他因素考虑来“做”新闻。新闻本位观具体包括:①新闻不是宣传、不是广告、不是艺术,它是告知性的传播而不是劝服性的传播。②新闻报道只考虑真实性、时效性等新闻价值要素。③报道新闻事实是媒体的主要任务,而且新闻事实是经过报刊记者独立采访获得的,而不是单纯的转译和转载。④新闻评论有一定的独立性,有自己独立的立场,是非判断不受政治派别的操纵。⑤新闻活动是在一定的经济独立基础上进行的,不受任何政党的资助。
第 1 页,共 8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