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疾病控制(医学高级)题库>传染性疾病控制题库

问题:

[单选] 药物治疗效果的评价实验研究中,常常会采用双盲法收集资料,其目的主要是为了()。

A . 提高资料的准确性
B . 符合伦理道德
C . 减少混杂偏倚
D . 增强资料的可比性
E . 减少信息偏倚

男性患者,45岁。2个月前出现食欲不振、乏力、右上腹胀痛。查体:巩膜黄染,肝肋下5cm,表面凸凹不平,脾肋下3cm。下列诊断可能性不大的是()。 乙肝后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酒精性肝硬化。 淤血性肝硬化。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男性,30岁,发现头皮下肿物10年,渐进性增大,近6个月来生长较快。查体:右侧顶部一5cm大小局部隆起,质地较硬,与皮肤无粘连,无压痛。X线检查发现右顶骨外板圆形局限性高密度影,诊断最可能为() A.颅骨骨瘤。 头皮肿物。 颅骨骨髓炎。 颅骨成骨细胞瘤。 颅骨纤维肉瘤。 男性患者,25岁,二年来反复发作性意识模糊,双手不自主搓动,并有外出游走、奔跑,持续半小时左右清醒,对发作过程不能回忆,最可能的诊断是() 部分性发作。 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 Lennox-Gastaut综合征。 婴儿痉挛症。 复杂部分性发作。 男性,40岁,突感心悸1周,心率120次/分,节律不整,心电图示“房颤”。要转为窦性心律治疗首选() A.异搏定。 B.阿替洛尔。 C.西地兰。 D.心律平。 E.奎尼丁。 女性,26岁,在购物时突然尖叫一声,即刻倒地,四肢痉挛性抽搐,口吐血红色泡沫,小便失禁,持续约3分钟,被人送至医院。追问病史,近两日精神不振,头痛头晕,全身不适,常可闻及异常怪味。既往无特殊,否认外伤史。追问病史,近2日精神不振,头痛头晕,全身不适,此时属于() A.前驱期。 先兆期。 痉挛期。 痉挛后期。 抽搐期。 药物治疗效果的评价实验研究中,常常会采用双盲法收集资料,其目的主要是为了()。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盲法收集资料,就是为了避免收集资料时存在主观因素,减少信息偏倚。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