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山西大学文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理论教程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星法院

【答案】“星法院”是指英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家出版法庭,1570年,英国伊丽莎白一世为加强封建统治,将枢密院的司法委员会改组为直属女王的皇家出版法庭。规定只有经过女王特许的印刷商才能成为会员,而只有公司会员和其他特许者才能从事印刷出版。星法院颁布特别法令,也就是著名的“星法院法令,,,严厉管制出版活动,如一切印刷品均须送皇家出版公司登记; 皇家特许出版公司有搜查、扣押、没收非法出版物及逮捕嫌疑犯的权力等。该法令一直维持到1641年,是英国新兴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的最大栓桔。

2. 客观主义理论

【答案】客观主义理论(Objectivism )脱胎于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或者说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应有的题中之议。其内涵为: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是客观地反映现实。新闻报道将客观世界如实地呈现在公众面前,其作用在于将个人与外部世界连接起来,从而有助于个人形成对外部世界的独立判断; 在新闻报道中将事实和意见分离。新闻报道只提供事实,评论才提供意见,尽量避免报道中的个人偏见; 客观地反映现实之所以可能做到,是因为事实和意见是应该而且可以完全分离开的。

3. 拉里·金

【答案】拉里. 金是美国著名主持人,有“世界最富盛名的王牌主持人”之称。他是第一个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脱口秀节目主持人。拉里·金以主持电台脱口秀著称。1985年,CNN 聘请他担任节目主持人,开播了“拉里·金现场”节目。这个节目成为了CNN 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拉里·金的主持特点直接、有人情味、随机,提问方式单刀直入,一针见血,又温文尔雅,注重受访者的感受。他一共为有线电视新闻网录制6000多次访谈,访谈嘉宾包括历任美国总统、国内外政治人物、娱乐明星、体育明星和无数普通人。

4. “竖三民”

【答案】“竖三民”是指于右仟于1909年5月创办的《民呼日报》、1909年10月创办的《民吁日报》和1910年10月创办的《民立报》的合称。这三份报纸均在上海出版,创办时间互相衔接,风格和基调协同,又均以“民”字打头,因此被称为“竖三民”。“竖三民”在上海地区为革命派的舆论宣传做出了很大贡献。

5. 沃尔夫通讯社

【答案】沃尔夫通讯社是指德国第一家通讯社,建立于1849年,创办人是贝纳德·沃尔夫,也是世界上最早及规模最大的通讯社之一。初期主要利用电报收集和发布股票行情和经济信息,与普鲁士政府关系密切。后来逐步增发政治新闻和其它非经济信息,成为德国报刊重要的新闻供应者。1859年起,沃尔夫通讯社与路透社、哈瓦斯社签订新闻稿交换合约,成为19世纪欧洲三大通讯社之一。1870年,路透社、哈瓦斯社和沃尔夫社以及美联社签订三社四边协议”,把世界划分为四大势力范围,在每一势力范围内,只由一家通讯社负责新闻的采访与发布。沃尔夫社负责的地区包括德国、奥地利、北欧、俄国、巴尔干等地。一战后降格为国内通讯社,1933年希特勒将其接管,改组为德国通讯社。

6. 解释性报道

【答案】解释性报道又称新闻分析,是指注重挖掘和运用背景材料以解释新闻事实的原因、影响、发展趋向及深层意义等内容为主要目的和主要任务的报道。它集中回答新闻事件中的“为什么”,即围绕一个读者有疑问、社会有争论的事件或社会问题,提供大量的背景材料,来揭示事件或问题发生的原因,比较稳蔽地表达记者的观点或倾向。解释性报道适用的题材主要包括政党和国家颁布的重要方针、政策及举措、政治、军事、经济等突发重大事件及趋势变化重要的科技成果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

7. 新闻法规

【答案】新闻法规是国家以立法形式通过的有关新闻传播活动的法律条文和行政颁布的有关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定、规则。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取法律形式对新闻传播活动加以规范。世界各国的新闻法规有三种形式:①以立法形式正式颁布的《新闻法》,欧洲多数国家都采取此方式; ②以最高法院和上级法院的判例为标准来审理新闻案件,即判例法,而没有成文的《新闻法》,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使用; ③有些国家没有单独成文的《新闻法》,而把新闻法规的有关条文写入《宪法》、《民法》、《刑法》以及其他专用的法律条款中,在日本、新加坡、印度、中国等国家被采用。

8. 《读卖新闻》

【答案】《读卖新闻》是日本发行量最大的一份报纸。1874年创刊于东京,创办人子安峻、本野盛享、柴田昌吉,该报初为隔日刊,只发行200份,半年后改为日刊,发行量猛增至一万份,居东京各报发行份数之首。从1886年起,《读卖新闻》开始刷新版面,以市民和中小企业主为读者对象,大量刊登文学作品,使该报以“文学报,,的特质身价倍增。1950年起实行股份公司制,国内设有四个分社,国外有三个总局,有早晚刊,在纽约发行卫星版。

9. 舆论引导

【答案】舆论引导又称舆论导向,是一种运用舆论操纵人们的意识,引导人们的意向,从而

控制人们的行为,使他们按照社会管理者制定的路线、方针、规章从事社会活动的传播行为。具体而言,舆论导向包括三方面内容:①对当前社会舆论的评价; ②对当前社会舆论及舆论行为的引导; ③就某一社会事实制造舆论。

10.拟态环境

【答案】拟态环境是说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概念,由美国学者李普曼在其所著的《公众舆论》一书中提出,是指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而传播媒介大多具有特定的倾向性,因而“拟态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再现,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环境”。

二、简答题

11.简述辛亥革命时期,于右任创办的几份报纸。

【答案】(1)于右任1906年东渡日本,加人中国同盟会,翌年4月回上海从事革命办报活动。《神州日报》是于右任创办的第一家报纸,也是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家大型日报,1907年4月2日在上海创刊,报名“神州”,是为了“唤起中华民族之祖国思想,激发潜伏之民族意识”。该报在“有闻必录,,的掩护下,详细报道了秋瑾烈士遇害的经过和各地武装起义的消息,揭发贪官污吏的罪行,披露列强凯觑我国蒙藏边疆和东北地区的阴谋,很受读者欢迎,日发行量过万。创刊80天后报馆遭火灾,于右任无力恢复而退出,由杨毓麟等接办。

(2)1909年5月巧口,于右任在上海公共租界创办《民呼口报》,自任社长,报名取“大声疾呼,为民请命”之意,革命色彩更为鲜明。内容分为言论、纪事、从录三部分,除宣传同盟会的纲领和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外,以大量篇幅揭露贪官污吏的罪行。8月2日于右任被拘捕,报纸在8月14日被迫关闭,9月8日于右任被判“逐出租界,,。

(3)1909年10月3日,于右任出狱后又在上海法租界创办起《民吁日报》。“民吁”二字有三层含义:一是“呼,,字去掉两点便成“吁”,表示即使被挖掉两只眼睛仍然要反映人民疾苦; 二是“吁”字由“于”字加“口”字组成,表示出自于右任之口; 三是不准“大声疾呼,,,暂且“长吁短叹,,罢。《民吁日报》创刊不久,连续发表揭露日本政府企图夺取满洲铁路筑路权并进而控制我国东北的阴谋。日本政府恼羞成怒,要求惩处该报,致使该报只出版了48天就被查封,并被勒令“永远停止出版”、“机器不准作印刷报纸之用’,。

(4)1910年10月11日,于右任又创办起《民立报》。该报创刊之初,言论还较为温和,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而日趋激烈,称清朝官吏为“民贼”,设立专门刊登贪官污吏罪行的《民贼小传》专栏,痛斥清政府为“倒行逆施之政府”,公开支持四川的保路风潮,详细报道革命党起义诸役的情况,公开预言“民党”即将“战胜政府”。该报编辑力量雄厚,宋教仁、范鸿仙、景耀月、陈其美、章十钊、叶楚枪、张季莺、吕志伊、马君武等报界精英均曾担任过编撰工作。该报日销两万多份,为当时发行量最大的一家日报。1911年7月,成为上海同盟会总部的机关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