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浙江大学政治经济学2001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摘要

浙江大学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政治经济学

编号:405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32分)

1. 相对剩余价值

2. 资本有机构成

3. 极差地租

4. 经济一体化

5. 国际垄断价格

6. 股份合作制

7. 消费方式

8. 政策性银行

二、辩析题(先判断是非,然后说明理由,不论判断为是或非,都要说明理由。判断错误,整个小题不给分;判断正确,给2分,说明理由正确给5分。整个小题7分,整个大题42分)。

1. 垄断是指生产领域的同类产品的生产要素和产品绝大部分被一个或几上生产者排他性地占有,形成进入壁垒。

2. 国定资本的磨擦起因于机器设备的使用或自然力的作用。

3. 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的产生和发展,大大减少了流通中货币的需求量。

4.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向,是政企分开。

5. 我国经济发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加快经济增长速度。

6. 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运用行政手段来实施宏观调控。

三、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如何产生的,它有哪些具体形式?

2. 请用政治经济学原理分析我国加入WTO 的历史必然性。

答案部分

浙江大学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政治经济学

编号:405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32分)

1. 相对剩余价值: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由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引起的,必须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以超额价值的生产为条件。超额剩余价值,是生产条件优越的资本主义企业由于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的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由于采用先进技术的个别企业的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和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创造的。所以,超额剩余价值是一种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首先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而相对剩余价值则是全社会资本主义企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2. 资本有机构成:由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一般用c:v表示。资本有机构成是以价值构成来表示的。但是,这里的价值构成是必须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价值构成,不是由于技术构成变化引起的价值构成变化就不属于有机构成的范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是个别资本的增大。个别资本的增大的形式是资历本积聚和资本集中。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各生产部门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不同或资本周转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