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853社会研究方法考研题库

  摘要

一、基本概念

1. 趋势研究

【答案】趋势研究是指对一般总体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趋势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一般总体在不同时期的态度、行为或状况进行比较,以揭示和发现社会现象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需要注意的是趋势研究对同一总体在不同时点上所进行的若干次横向研究必须是具有同样的研究内容,采用的是同样的测量方法。

2. 随机指派

【答案】随机指派是研究者用来解决实验中两组对象相同性问题的另一种办法。随机指派的逻辑和程序十分简单,即完全按照随机抽样的原理和方法来将实验对象随机地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中。

具体的操作方法可以有如下三种:

(1)用抛硬币的方式来决定每一个具体的对象是去实验组还是去控制组;

(2)简单地按单双号来决定每一个对象是去实验组还是去控制组;

(3)按照排列的顺序或实际抽取实验对象时的先后顺序来决定。

3. 量表

【答案】量表是一种具有结构强度顺序的复合测量,即全部陈述或项目都是按一定的结构顺序来安排的,以反映出所测量的概念具有的各种不同的程度。量表的各个项目相互之间存在着一种趋强的顺序。

4. 解释性报告

【答案】解释性报告的主要目的是要用研究所得资料来解释和说明某类现象产生的原因,或说明不同现象相互之间的关系。这类报告中虽然也有一些对现象的描述,但这种描述仅仅是为了解释和说明而作必要的描述。

从撰写要求来看,解释性报告强调内容的集中与深入,看重解释的理论性和针对性,力图给人以合理的和深刻的说明。

5. 同组研究

【答案】同组研究又称为定组研究或追踪研究,它是指对同一组人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同组研究主要用来探讨人们的行为、态度或意向的改变模式和变化过程,分析影响这种改变的各种因素。

同组研究与同期群研究比较相似,二者的区别在于同组研究每次研究时,所用的都是同一个

样本。

二、思考与实践

6. 请举例说明操作化在社会调查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1)操作化的概念

操作化就是要把无法得到的有关社会结构、制度或过程,以及有关人们行为、思想和特征的内在事实,用代表它们的外在事实来替换,以便于通过后者来研究前者。或者说,操作化就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是对那些抽象层次较高的概念进行具体测量所采用的程序、步骤、方法、手段的详细说明。

(2)操作化的地位和作用

操作化是社会研究中由理论到实际、由抽象到具体这一过程的“瓶颈”。

①存在于研究者头脑中的各种概念、意识,研究者用以构建其理论大厦的各种基本变量,都只有经过了合适的操作化之后,才会在普通人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社会中显现出来。

②操作化也是具有定量取向的社会研究的关键一环。只有通过操作化的过程,将思辨色彩很浓的理论概念“转变成”、“翻译成”经验世界中那些人人可见的具体事实,假设检验才成为可能。

③让那些通常只存在于头脑中的抽象概念,最终在所熟悉、所生活的现实世界中“现出原形”,让那些本来只能思维去理解、去体验的东西,“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3)操作化过程,就是沟通抽象的理论概念与具体的经验事实的一座桥梁,它为我们在社会研究中实际地测量抽象概念提供了关键的手段。例如,提到的“同情心”的概念。虽然我们确实常常谈到它,也能体会到它。但是,这个东西在现实中却并不存在。因为我们既不知道它的形状、大小、颜色,也没有摸到过它。但是,当我们将它操作化为“主动帮助盲人过街”、“主动给讨饭者钱物”、“主动为灾区捐款”时,我们就会在现实生活中看到它,并测量它了。

操作化的作用正是让那些通常只存在于我们头脑中的抽象概念,最终在我们所熟悉、所生活的现实世界中“现出原形”,让那些本来只能靠我们的思维去理解、去体验的东西,“变成”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7. 如何理解“作为观察者的参与者”与“作为参与者的观察者”?

【答案】(1)“作为观察者的参与者”的则是这样的一种观察角色,它要求观察者既能够成为群体的一员,又能在不暴露研究者身份的情况下询问问题。这是一种要求研究者采取虚伪的角色的情形。

这样的角色将允许研究者看起来是好奇的,同时又可以在群体成员不知道研究者所做工作的真正性质的情况下,询问许多研究者感兴趣的问题。但在实际社会研究中,采取这种角色进行参与观察的并不多见。原因可能是作家、记者等类似的角色与社会研究者的角色,对于被观察的群体来说并没有什么大的差别。

(2)“作为参与者的观察者”是这样一种角色,他的研究者的身份是被所研究和观察的群体知道的,即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个研究人员。他是以这种公开的身份参与到被研究群体或社区中进

行观察的。

参与观察法的一个最大优点就是研究者生活在所研究的对象、群体以及社区中间,对许多现象都能够得到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同时,他还能够公开地询问他想了解的任何问题,可收集到许多采用其他方法难以得到的资料。而参与观察的最大不足就是被观察的人们会十分现实地感觉到他们正在被观察,从而有可能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也就是说,参与观察者在客观上必然会影响到被观察对象的行为。

8. 试将实地研究的方式与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的方式进行比较,说明它们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并举出几个适合不同研究方式的例子。

【答案】实地研究及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的含义及特点如下:

(1)实地研究

①实地研究的含义

实地研究是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

②实地研究的特征

实地研究是一种定性研究方式,也是一种理论建构型的研究方式。实地研究方式的基本特征

,即研究者一定要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社会生活环境,且要在其中生活相当长一段是强调“实地”

时间,靠观察、询问、感受和领悟,去理解所研究的现象。

(2)调查研究

①调查研究的含义调查研究是指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某种社会群体的样本那里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②调查研究的主要特征

a. 调查要求从某个调查总体中抽取一定规模的随机样本,而这种随机抽取的、有相当规模的样本特征往往是其他研究方式所不具有的;

b. 资料收集需要采用特定的工具,即调查问卷,且有一套系统的、特定的程序要求;

c. 研究所得到的是巨大的量化资料,且必须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完成资料的统计分析,才能得出研究的结论。

(3)实验研究

①实验研究的含义

实验是指一种经过精心的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操纵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实验的基本目标是决定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在实验过程中,研

,以观察和分析它对另一个变量(即因变量)所产究者通过引入(或操纵)一个变量(即自变量)

生的效果。

②实验研究的特点

从方法论上看,实验是定量研究的一种特定类型,在检验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方面,实验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