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834生物化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发卡结构。
【答案】发卡结构是指单链RNA 分子在分子内部形成部分双螺旋的结构,这种部分双螺旋的结构类似于发卡。
2. 竞争性抑制作用、非竞争抑制作用、反竞争性抑制作用。
【答案】竞争性抑制作用是指竞争性抑制剂因具有与底物相似的结构,通常与正常的底物或配体竞争酶的结合部位从而产生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使得
复合物的一种酶促反应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使得
物浓度的方法解除。
反竞争性抑制作用是指抑制剂与酶-底物复合物结合,而不与游离酶结合的一种酶促反应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使得
3. 简单扩散。
膜的运输方式。
4. 同工 tRNA 。
【答案】同工tRNA 是指结合相同氨基酸的不同的tRNA 分子。
5. 氢键(hydrogen bond)。
【答案】氢键是稳定蛋白质和DNA 二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由电负性强的原子与氢形成的基团如N-H 和O-H 有很大的偶极矩,成键电子云分布偏向负电性大的原子,使正电荷的氢原子在外侧裸露。当带正电荷的氢原子遇到另一个电负性强的原子时,就产生静电引力,而形成氢键:X-H „Y 。
6. 两性离子。
【答案】两性离子是指同一分子上带有等量正负电荷时,分子所处的状态。
7. 无效合成(abortive synthesis)。
【答案】无效合成是指原核生物转录起始过程中,在进入真正的转录延伸之前,RNA 聚合酶
第 2 页,共 50 页 增大,而不变。 非竞争抑制作用是指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以外的基团结合,形成酶-抑制剂或酶-底物-抑制剂变小,但不变。这种抑制不能通过増加底都变小,但比值不变。 【答案】简单扩散是指不需要消耗代谢能量,小分子物质利用膜两侧的电化学势梯度而通过
往往会重复催化合 成并释放短的RNA 分子,长度一般在6核苷酸左右的现象。
8. 卫星DNA (satdliteDNA )。
【答案】是指真核细胞染色体DNA 经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其高度重复序列因组成不同而在主带旁自成一条或数条条带
二、填空题
9. 蛋白质变性主要是因为破坏了维持和稳定其空间构象的各种_____键,使天然蛋白质原有的_____与_____性质改变。
【答案】次级键;物理化学;生物学
10.蛋白质变性的实质是_____。
【答案】次级键被破坏,蛋白质构象解体
11.-酮戊二酸脱氢酶的辅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硫辛酸
12.酶活力的调节包括酶_____的调节和酶的_____调节。
【答案】量;活性
13.在形成氨酰tRNA 时,由氨基酸的_____基与
【答案】羧;羟
14.一分子脂酰CoA 经一次β-氧化可生成_____和比原来少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 。
【答案】乙酰CoA
15.大肠杆菌DNA 上的某个编码区,以起始密码子_____开始,以UAA 结束,它在标准的双螺旋结构状态时长度为
【答案】 成含_____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链,每翻译出一条多肽链至少需要消耗_____分子的ATP 。
16.不同生物体使用同一套密码子,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人、牛、酵母等很多非植物线粒体基因组中发现密码子的通用性有例外,例如,使用_____作为起始密码子,UGA 编码_____而不是终止密码子等。在玉米线粒体中也发现了 CGG 编码_____而不是精氨酸,在某些生物的核基因组中发现的例外多数与终止密码子有关,但在一些非孢子生的酵母中CUG 编码_____而不是亮氨酸。
【答案】AUA ; Trp; Trp; Ser
第 3 页,共 50 页 端_____基形成酯键。 型该区段被转录后,以氨基酸为原料在核糖体上被翻译,则能合
17.今有甲、乙、丙三种蛋白质,它们的等电点分别是8.0、4.5和10.0,当在pH8.0缓冲液中,它们在电场中电泳的情况为:甲_____,乙_____,丙_____。
【答案】不动;向正极移动;向负极移动
18.脑细胞中氨的主要代谢去向是_____。
【答案】谷氨酰胺
三、单选题
19.丙酮酸氧化脱羧需要( )。 A. B. C. D.
【答案】A
【解析】丙酮酸氧化脱羧形成乙酰的反应是在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这是一
和二氢硫辛酸脱氢酶
六种辅助因素组装而
20.生物膜的基本结构是( )
A. 磷脂双层两侧各有蛋白质附着
B. 磷脂形成片层结构,蛋白质位于各个片层之间
C. 蛋白质为骨架,两层磷脂分别附着于蛋白质的两侧
D. 磷脂双层为骨架,蛋白质附着于表面或插入磷脂双层中
【答案】D
21.下列激素能够促进蛋白质合成的是( )。
A. 睾酮
B. 甲状腺激素
C 肾上腺素
D. 甲状旁腺激素
【答案】A
22.核蛋白体的“受位”的功能是( )。
A. 催化肽键生成
B. 从tRNA 水解新生肽链
第 4 页,共 50 页 个连接酵解和三羧酸循环的中心环节。丙酮酸氧化脱羧反应是由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的。它是一个十分大的多酶体系,其中包括丙酮酸脱羧酶E 1,二氢硫辛酸乙酰转移酶
三种不同的酶及焦磷酸胺素()、硫辛酸、和成。丙酶酸脱氢酶系是在线粒体膜上,催化反应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