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887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税收乘数

【答案】税收乘数是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税收乘数有两种:一种是税率变动对总收入的影响,另一种是税收绝对量变动对总收入的影响。税收乘数用公式表示为:

可以看出,税收乘数为负值,这表示收入随税收增加而减少,随税收减少而增加,其原因是税收增加,人们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消费会相应减少,因而税收变动和总支出变动方向相反。税收乘数的绝对值等于边际消费倾向与1减边际消费倾向之比,或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

之比。

2.IS 曲线

【答案】IS 曲线是描述满足产品市场均衡条件的利率与收入关系的曲线。IS 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1=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称为IS 曲线,如图所示。

图IS 曲线

图中,IS 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表示产品市场实现均衡。IS 曲线右上方的任意一点都表示存在超额产品供给,IS 曲线左下方的任意一点都表示存在超额产品需求。

由均衡收入代数表达式可得出IS 曲线的斜率为负值,对应的IS 曲线向右下方倾斜。IS 曲线斜率的大小,即利率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程度,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利率对投资需求的影响系

d ; 边际消费倾向β; 税率t 。

3.节俭悖论

【答案】传统的观点认为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但是凯恩斯却提出了与之相矛盾的观点。根据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产出由包含消费支出的总需求决定,也就是说,消费支出的增加会引起国民产出的增加,消费支出的减少会引起国民产出的减少,即消费变动与国民产出变动呈正向变动关系。同时由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知道消费与储蓄具有互补关系,因而可得出储蓄变动与国民产出变动呈反向变动关系。也就是说,增加储蓄会减少国民产出,使国家经济衰退,对十社会来讲是恶的; 而减少储蓄会增加国民产出,使经济繁荣,对十社会来讲是好的。这种矛盾被称为“节俭悖论”。

二、简答题

4.什么是索洛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 它有什么涵义?

【答案】(1)索洛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

离散形式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为:

其中,k 为人均资本,y 为人均产量,s 为储蓄率,。n 为人口增长率,δ为折旧率。

上述关系式表明,人均资本的增加等于人均储蓄sy 减去(n+δ)k 项。(n+δ)k 项可以这样来理答:劳动力的增长率为n ,一定量的人均储蓄必须用于装备新工人,每个工人占有的资本为k ,这一用途的储蓄为nk 。另一方面,一定量的储蓄必须用于替换折旧资本,这一用途的储蓄为δk 。总计为(n+δ)k 的人均储蓄被称为资本的广化。人均储蓄超过(n+δ)k 的部分则导致了人均资本k 的上升,即△k>0,这被称为资本的深化。因此,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可以表述为:

资本深化=人均储蓄一资本广化

(2)索洛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涵义

索洛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表明:若其他条件相同,储蓄率或投资率较高的国家通常比较富裕,在这些国家中,劳动力人均资本量较高,因此人均产量也较高。相反,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人口增长率较高的国家通常比较贫穷。在这些国家,面对人口增长,为保持资本一劳动比率不变,需要把更大比例的收入用于储蓄和投资。这种资本广化的要求使得资本深化变得更为困难,从而使得人均资本量减少。

5.说明不同的总供给曲线下,当总需求变动时对价格、收入的影响。

【答案】对总供给曲线,经济学家存在着重大的分歧。其中,古典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在短期中,常规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延伸。

(1)总供给曲线为古典总供给曲线

当总供给曲线为古典总供给曲线时,总供给曲线为一条垂直线。如图所示,当总需求增加,

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时

,价格上升,收入水平不变; 当总需求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时,价格下降,收入水平不变。

图古典总供给曲线下,总需求变动对价格、收入的影响

(2)总供给曲线为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当总供给曲线为凯恩斯总供给曲线时,总供给曲线为一条水平线。如图所示,当总需求增加,

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时,价格小变,收入水平提高; 当总需求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时,价格不变,收入水平下降。

图凯恩斯总供给曲线下,总需求变动对价格、收入的影响

(3)总供给曲线为常规总供给曲线

当总供给曲线为常规总供给曲线时,总供给曲线为一条向右上方延伸的曲线。如图所示,当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时,价格上升,收入水平提高; 当总需求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时,价格下降,收入水平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