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在我国,契约文书的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先秦两汉到明清时期,契约文书是展示当时社会经济、社会关系最好的凭证。文书中涉及到的经济、法制、风俗等状况,为我们了解不同时期的经济制度、法律制度等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此外,契约文书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形成了其独特的文体风格,具有独特的语言价值。对其语言进行系统地整理和研究,对其它学科的研究有着基础性的作用,能促进相关学科的研究发展。
契约文书是一种应用性文体,有着统一的书写格式。在交易过程中,双方的约定会涉及到一个意愿的问题,即在立契时会表明此契约是双方情愿的条件下达成的,这时就会涉及到一些表示“意愿”类的词语。本文以古代契约文书中出现的该类词语为研究对象,在考释此类词语的基础上,从历时和共时两个角度描写古代契约文书中“意愿”类词汇的发展演变状况,并把每一个词与传统文献中的使用情况作了对比,重点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总结归纳了这类词语发展演变的规律。本文按照从古至今的时代顺序排列各个词语,然后比较前后不同时期之间“意愿”类词语核心语素的发展变化、语素构词的方式等。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价值在于:一、探索特定文体中固定用词的使用特点、发展演变状态及其规律;二、对大型辞书以及契约文书词典的充实和编纂提供参考;三、为建构完善的汉语词汇发展史提供丰富的资料。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