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27管理学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目录

2018年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27管理学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研核心题库(一) ... 2 2018年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27管理学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研核心题库(二) . 15 2018年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27管理学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研核心题库(三) . 24 2018年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27管理学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研核心题库(四) . 35 2018年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27管理学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研核心题库(五) . 50

一、辨析题

1. 按决策的作用(所处地位)可以把决策分为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专业决策。

【答案】T

按决策范围(即决策所处的地位、特点、作用不同),决策分为:

①战略决策,通常包括组织目标、方针的确定,组织机构的调整,企业产品的更新换代,技术改造等,这些决策牵涉组织的方方面面,具有长期性和方向性。

②战术决策,又称管理决策,是在组织内贯彻的决策,属于战略决策执行过程中的具体决策。③业务决策,又称专业决策,是日常工作中为提高生产效率、工作效率而作出的决策,牵涉范围较窄,只对组织局部产生影响。行为决策学派认为决策是一个选优过程,所以决策结果是基于己有资源背景下寻求利润或收益的尽可能答:F

行为决策理论认为,理性的和经济的标准都无法确切地说明管理的决策过程,决策者在决策中往往只求满意的结果,而不愿费力寻求最佳方案。所以行为决策学派并不会把决策作为一个优选的过程。

2. 在职权、职责、职位和利益的关系中,职位是基础。因为,在不同职位,决定了职权的大小,职责的多少和利益的多少。

【答案】T

职权与组织内的一定职位相关,是一种职位的权力。职责是指任职者为履行一定的组织职能或完成下作使命,所负责的范围和承担的一系列工作任务,以及完成这些工作任务所需承担的相应责任。在不同的职位就会负责不同的工作,担负不同的职责,进而也会要求不同的职权来支配资源实现目标,最终获得相应的利益。两者都来源于组织职位,并且一定的职责要求相当的职权与之匹配,做到权责对应。所以职位是基础。

3. 织变革的阻力是直接的、公开的、消极的,应予以杜绝。

【答案】T

组织变革就是组织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对组织中的要素进行结构性变革,以适应未来组织发展的要求。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组织的效能,特别是在动荡不定的环境条件下,要想使组织顺利地成长和发展,就必须自觉地研究组织变革的内容、阻力及其一般规律,研究有效管理变革的具体措施和方法。组织变革意味着原有状态的改变,意味着破旧立新。面对改革,组织中的一些人必须放弃自己原有的观念、行为方式,适应新盼方式。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有可能对变

革形成阻力,变革成功的关键在于尽可能消除阻碍变革的各种因素,缩小反对变革的力量,使变革的阻力尽可能降低,必要时还应该运用行政的力量保证组织变革的顺利进行。

二、简答题

4. 分析书面沟通和口头沟通的优点。

【答案】(1)书面沟通的优点为:①为读者提供以适合自己的速度、用自己的方式阅读材料的机会; ②易于远距离传递; ③易于储存,并在做决策时提取信息; ④比较准确。因为经过多人审阅。(2)口头沟通的优点为:①快速传递信息,并且希望立即得到反馈; ②传递敏感的或秘密的信息; ③传递不适用书面媒介的信息; ④适合于传递感情和非语言暗示的信息。

5. 组织中的决策大多是追踪决策。何谓追踪决策? 与初始决策相比,其特点是什么? 管理者在进行追踪决策时要注意什么?

【答案】追踪决策是指在初始决策实施后,伴随着组织环境发生变化,对组织活动的方向、内容或方式的重新调整所进行的决策。

(1)与初始决策相比,追踪决策有如下特点:

①回溯分析。追踪决策是在原有方案已经实施,但环境条件有了重大改变情况下进行的。它是对初始决策的形成机制和环境条件进行客观分析,进而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在这一意义上,追踪决策是一个扬弃的过程,是对初始决策合理内核的保留,而非简单地全盘放弃。

②非零起点。追踪决策所面临的条件与对象,经历了初始决策实施的影响,它己不是起点决策,因而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不同程度阻力的阻碍和过去决策的影响。

③双重优化。追踪决策是一个双重优化的过程。它不仅要优于初始决策,而且要在能够改善初始决策实施效果的各种可行方案中,选择最优或最满意的决策方案。

④心理效应。即要充分考虑决策对象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关系。

(2)管理者在进行追踪决策时需要注意必须对过去的初始决策进行客观分析,根据新的情况,寻找调整改变初始决策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追踪决策是一个扬弃初始决策不合理内容的过程。

6. 什么是管理方法? 管理方法有何重要性?

【答案】管理方法是在管理活动中为实现管理目标、保证管理活动顺利进行所采取的工作方式。管理原理必须通过管理方法才能在管理实践中发挥作用。管理方法是管理理论、原理的自然延伸和具体化、实际化,是管理原理指导管理活动的必要中介和桥梁,是实现管理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它的作用是一切管理理论、原理本身所无法代替的。

7. 如何从费德勒模型理解领导权变理论?

【答案】费德勒提出了有关领导的第一个综合的权变模型。

(1)费德勒模型

①费德勒的权变模型指出,有效的群体绩效取决于两个方面的恰当匹配:其一是与下属发生相互作用的领导者风格; 其_是领导者能够控制和影响情境的程度。

②该模型基于这样的前提假设:在不同类型的情境中,总有某种领导风格最为有效。

③该模型的关键:首先界定领导风格以及不同的情境类型,然后建立领导风格与情境的恰当组合。

(2)费德勒认为,影响领导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个体的基本领导风格。他进一步指出个体风格属于两类之一:任务取向或关系取向。

①评估个体的基本领导风格:

为了测量领导者的风格,费德勒开发了最难共事者问卷。这一问卷包括18组对照形容词,例如快乐一不快乐、冷漠一热心、枯燥一有趣、友爱一不友爱。费德勒让作答者回想一下自己共过事的所有同事,并找出一个最难共事者,在18组形容词中按1~8级8代表积极一端,1指向消极一端)对其进行评估。费德勒相信,在LPC 问卷的回答基础上,可以判断出人们最基本的领导风格。 ②费德勒的基本观点:

a. 费德勒相信如果领导者能以相对积极的词汇来描述最难共事者(换句话说,LPC 得分为64分或以上),说明回答者乐于与同事形成友好的人际关系。也就是说,如果你对最难共事的同事用一些较为接纳和喜欢的词来描述,那么你属于关系取向型。

b. 如果你对最难共事者都用贬义词描述(LPC 得分为57分或以下),你的领导风格可能以关心生产为主,也就是说,你是任务取向型。

c. 费德勒承认有一小部分人介于二者之间,因而很难勾勒出这些人的人格特点。

d. 费德勒认为一个人的领导风格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说,如果你是关系型领导者,你永远如此; 任务型领导者也是同样。

③用LPC 问卷评估了个体的基本领导风格之后,接下来需要评估情境,并将领导者与情境进行匹配。费德勒的研究揭示了确定情境因素的三项权变维度,它们是:

a. 领导者一成员关系:领导者对下属信任、信赖和尊重的程度。评价为好或差。

b. 任务结构:工作任务的规范化和程序化程度。评价为高或低。

c. 职位权力:领导者运用权力活动(诸如雇用、解雇、处分、晋升和加薪)施加影响的程度。评价为强或弱。

费德勒根据这三项权变变量对每一种领导情境进行评估。把三项变量汇总起来得到八种可能的情境,每个领导者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所在的情境。其中I , II 和III 类情境对领导者非常有利; IV .V 与VI 类情境在一定程度上对领导者有利; VII 与VIII 情境对领导者十分不利。

描述了领导者变量和情境变量之后,费德勒开始定义领导效果的具体权变情况。通过试验得出结论:任务取向的领导者在非常有利的情境下和非常不利的情境下效果更好。(见下图上半部分,纵轴代表工作业绩,横轴代表情景状况)关系取向的领导者则在中间情境下效果更好。 费德勒模型的发现

(3)提高领导者的有效性实际上只有两条途径:①可以选择领导者以适应情境。例如,如果群体所处的情境被评估为十分不利,而目前又是一个关系取向的领导者进行领导,那么替换成一个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