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藏大学计算机网络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综合题
1. 试用画图解释运输层的复用。画图说明许多个运输用户复用到一条运输连接上,而这条数据又复用到IP 数据报上。
【答案】
2. 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试讨论数据链路层作为可靠的链路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答案】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功能主要包括:链路管理、帧定界、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分开、透明传输、寻址等。
将数据链路层作为可靠链路层的优点:通过重传,帧编号和确认机制为上一层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将数据链路层作为可靠链路层的缺点:降低了通信效率。
3. 流式存储音频/视频、流式实况音频/视频和交互式音频/视频都有何区别?
【答案】流式存储音频/视频是先把已压缩的录制好的音频/视频文件存储在服务器上,用户通过因特网下载这样的文件。流式存储音频/视频的特点是边下载边播放,即在文件下载后不久就开始连续播放。
流式实况音频/视频和无线电台或电视台的实况广播相似,是通过因特网实现一对多的通信。流式实况音频/视频节目不是事先录制好存储在服务器中,而是在发送方边录制边发送,并且接收时也是要求能够连续播放。
交互式音频/视频是用户使用因特网和其他人进行实时交互式通信,与前两种类型的区别在于,前两种类型都没有交互特性。现在的因特网电话或因特网电视会议就属于这种类型。
4. 试讨论Kerberos 协议的优缺点。
【答案】(1)Kerberos 协议的优点:
①安全性高,Kerberos 系统对用户的口令进行加密后作为用户的私钥,从而避免了用户的口令在网络上显示传输,使得窃听者难以在网络上取得相应的口令信息;
Kerberos ②透明性高,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仅在登录时要求输入口令,与平常的操作完全一样,
的存在对于合法用户来说是透明的;
③可扩展性好,Kerberos 为每一个服务提供认证,确保应用的安全。
(2)Kerberos 协议的缺点:
①Kerberos 服务器与用户共享的秘密是用户的口令字,服务器在回应时不验证用户的真实性,假设只有合法用户拥有口令字,如攻击者记录申请回答报文,就易形成代码本攻击;
②Kerberos 服务器与用户共享的秘密是用户的口令字,服务器在回应时不验证用户的真实性,假设只有合法用户拥有口令字,如攻击者记录申请回答报文,就易形成代码本攻击;
③AS 和TGS 是集中式管理,容易形成瓶颈,系统的性能和安全也严重依赖于AS 和TGS 的性能和安全,在AS 和TGS 前应该有访问控制,以增强AS 和TGS 的安全;
④随用户数増加,密钥管理较复杂。Kerberos 拥有每个用户的口令字的散列值,AS 与TGS 负责户间通信密钥的分配。当N 个用户想同时通信时,仍需要个密钥。
5. 某单位分配到一个B 类IP 地址,其Net-id 为该单位有4000台机器,分布在16个不同的地点。如选用子网掩码为
地点主机号码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答案】
主机数
共有子网数
可给每个地点分配如下子网号码:
能满足实际需求。 平均每个地点250台机器。如选为掩码,则每个网络所连试给每一个地点分配一个子网号码,并算出每个
6. 10Mb/s以太网升级到100Mb/s,1Gb/s和10Gb/s时,都需要解决哪些技术问题?为什么以太网能够在发展的过程中淘汰掉自己的竞争对手,并使自己的应用范围从局域网一直扩展到城域网和广域网?
【答案】(1)将10Mb/s以太网升级到100Mb/s,lGb/s和10Gb/s,并非将速率简单地提高十倍、百倍甚至是千倍,这里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如帧格式、帧长度、传输媒体以及工作方式等。
①为了在已有以太网进行升级时仍能和较低速率的以太网通信,帧格式应该保持不变;
②在采用半双工工作方式时,为了保证在速率提高的同时令参数保持较小的值,需要减小最大电缆长度或增大帧的最小长度;
③由于速率不断提升,以太网的传输媒体逐渐由铜线向光纤过渡;
④从半双工向全双工方式过渡。10Mb/S以太网只工作在半双工方式下,而高速以太网都可以在全双工方式下工作。
(2)以太网应用范围的扩大是因为其本身有很多好处:
①它是一种成熟的技术;
②互操作性很好;
③在广域网中使用以太网价格便宜;
④统一的帧格式,无需进行格式转换,从而简化了操作和管理。
7. 试给出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并说明其主要组成构件的作用。
【答案】如图所示,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可划分为三大部分,即源系统(或发送端、发送方)、传输系统(或传输网络)和目的系统(或接收端、接收方)。
(1)源系统:一般包括源点和发送器两部分。源点设备产生要传输的数据,又称为源站或信源;通常源点生成的数据比特流要通过发送器编码后才能在传输系统中进行传输;
(2)目的系统:包括接收器和终点两部分。接收器接收传输系统传送过来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能够被目的设备处理的信息;终点设备从接收器获取传送来的信息,又称为目的站或信宿;
(3)传输系统:在源系统和目的系统之间的传输系统可以是简单的传输线,也可以是连接在源系统和目的系统之间的复杂的网络系统。
图 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图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