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南大学计算机网络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综合题
1. 数据在信道中的传输速率受哪些因素的限制?信噪比能否任意提高,香农公式在数据通信中的意义是什么,“比特/每秒”和“码元海秒”有何区别?
【答案】根据香农定理公式其中,C 为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W 为带宽,S/N为信噪比,可知,数据在信道中的传输速率受到信噪比和带宽的影响。
从理论上来说,只要信号功率足够大或者噪声功率足够小,信噪比就可以任意提高。但在实际的系统中,由于受到系统发射功率的限制,信号功率不可能无穷大,而对于系统来说,有一定的噪声基底,噪声功率不可能无穷小,因此信噪比不能任意提高。
香农公式的意义:只要信息传输速率低于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就一定可以找到某种办法来实现无差错的传输。不过,香农没有说明具体的实现方法。
“比特/秒”是信息的传输速率,“码元/秒”是码元的传输速率。两者在二进制时相等。在多进制时,比特率=码元速率×log 2L ,其中L 表示一个码元对应的数据信号电平的数量。显然,一个码元不一定对应于一个比特。
2 试计算工作在1200nm 到1400nm 之间以及工作在1400nm 到1600nm 之间的光波的频带宽度。.
假定光在光纤中的传播速率为
【答案】由公式可得则
1400nm 和1600nm 波长之间的带宽为
3. IP 地址分为几类,各如何表示,IP 地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案】IP 地址是指给因特网上的每一个主机(或路由器)的每一个接口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唯一的32位标识符。而所谓“分类的IP 地址”则是将IP 地址划分为若干个固定类,每一类地址都由两个固定长度的字串组成,第一个字段是网络号,第二个字段是主机号。
(1)IP 地址被分为A 、B 、C 、D 、E 五类,其中A 、B 、C 类为单播地址,D 类地址用于多播,E 类地址保留为以后用:
①A 类地址:网络号占1个字节长,网络中的主机号占3个字节,A 类地址网络号的第一位二进制数取值必须为“O ”。A 类地址可指派的网络号是126个
第 2 页,共 18 页 1200nm 和1400nm 波长之间的带宽为
减2的原因:网络号全0
表示“本网络”; 网络号127(01111111
)保留作为本地软件回环测试之用。每个网络允许
台主机,通常分配给拥有大量主机的网络(如主干网);
②B 类地址:网络号占2字节,网络中的主机号占2字节,B 类地址网络号的前两位二进制数取值必须为“10”。B 类地址允许有16383个网段,每个网络允许有65534台主机,适用于结点比较多的网络(如区域网);
③C 类地址:网络号占3字节,网络中主机号占1字节,C 类地址网络标识的前3位二进制数取值必须为“110”。具有C 类地址的网络允许有254台主机,适用于结点比较少的网络。
(2)IP 地址的主要特点
①每一个IP 地址都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是一种分等级的地址结构,它不能反映任何有关主机位置的物理信息;
②实际上IP 地址是标志一个主机和一条链路的接口,当一个主机同时连接在多个网络上时,该主机就必须有多个IP 地址;
③由转发器或网桥连接起来的若干个局域网仍为一个网络;
④所有分配到网络号(Net-id )的网络都是平等的;
⑤IP 地址可用来指明一个网络的地址。
A 类网络的IP 地址范围
为
C 类网络的IP 地址范围为B 类网络的IP 地址范围
为
4. 服务集标识符SSID 与基本服务集标识符BSSID 有什么区别?
【答案】SSID (Service Set Identifier )AP 唯一的ID 码,用来区分不同的网络,最多可以有32个字符,无线终端和AP 的SSID 必须相同方可通信。无线网卡设置不同的SSID 就可以进入不同网络,SSID 通常由AP 广播出来,通过XP 自带的扫描功能可以查看当前区域内的SSID 。出于安全考虑可以不广播SSID , 此时用户就要手工设置SSID 才能进入相应的网络。简单说,SSID 就是一个局域网的名称,只有设置为名称相同SSID 的值的电脑才能互相通信。
BSS 是一种特殊的Ad-hocLAN 的应用,一个无线网络至少由一个连接到有线网络的AP 和若干无线工作站组成,这种配置称为一个基本服务装置BSS (Basic Service Set)。一群计算机设定相同的BSS 名称,即可自成一个group , 而此BSS 名称,即所谓BSSID 。
5. 以下地址中的哪一个和86.32/12匹配?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法1:地址块的第二个字节其二进制表示为00100000,前缀12位,说明第二个字节的前四位在前缀中,给出的四个地址的第二字节的前四位分别为:0010,0100,0011和0100, 因此只有(1)最匹配;
解法2:地址(1)(2)(3)(4)与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0000逐比特相“与”,只有(1)和
匹配。
第 3 页,共 18 页
6.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
【答案】我们知道,21世纪的一些重要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它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要实现信息化就必须依靠完善的网络,因为网络能够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因此网络现在已经成为信息社会的命脉和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它正在改变着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加速了全球信息革命的进程,现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交往都已离不开因特网。因此,可以说因特网是人类自印刷术发明以来在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
7. 什么是Kam 算法?在TCP 的重传机制中,若不采用Kam 算法,而是在收到确认时都认为是对重传报文段的确认,那么由此得出的往返时延样本和重传时间都会偏少。试问:重传时间最后会减少到什么程度?
【答案】Kam 算法:在计算加权平均
这样得出的加权平均
设新往返时延样本Ti , 则有
在统计意义上,重传时间最后会减小到使用Kam 算法的
8.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案】(1)电路交换
电路交换中,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地从源点直达终点,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送,适用于连续传送大量数据。
①优点
其优点是数据传输可靠、迅速,数据不会丢失且保持原来的序列。
②缺点
缺点是电路交换的平均连接建立时间对计算机通信来说长。电路交换连接建立后,信道利用率低。电路交换时,数据直达,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不同速率的终端很难相互进行通信,也难以在通信过程中进行差错控制。
(2)报文交换
报文交换中,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①优点
其优点是采用了存储转发技术,线路使用率高。报文交换不存在连接建立时延,用户可随时发送报文。
第 4 页,共 18 页 时,只要报文段重传了,就不采用其往返时延样本,和RTO 就较为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