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云南大学新闻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采访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积累资料如何做到持之以恒?

【答案】要想做积累资料的工作,有长期顽强坚持的精神才能产生好的效果。积累资料要做到持之以恒,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坚持不懈

在积累资料的问题上,要提倡长期坚持不懈的精神,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2)合理安排时间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合理安排时间,采访任务一忙就把积累资料的工作冲掉了。工作再忙,只要合理安排时间,还是能挤出时间来积累资料的。

(3)长期坚持,从点滴入手

要想使自己的资料库丰富起来,就得一点一滴地积累。急于求成,奢望一下做出很大成绩,是不现实的。

2. 增强可读性的业务手段主要有哪些?

【答案】要使思想性与可读性有机地统一,业务手段上应当注意下述三力一面:

(1)引而不发,含而不露

这里既包含态度问题,即尊重受众,相信受众的理解、接受能力,又有艺术要求,即新闻的思想观点在文字上不直接显露,而是将其藏在精心选择的事实以及对事实艺术的叙述之中,让读者、观众、听众看完、听完新闻报道后自己去想,自己去得出结论。他自己下了结论或悟出道理,自然就会心悦诚服地接受指导了。

(2)借用知识,纠正偏见

思想性、指导性若从根本上讲,是通过新闻报道,用新的信息和知识,去满足受众的求新欲和求知欲,进而矫正原来的错误认识或是畸形歪曲的言行。特别是在当前,我国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开放环境,人们几乎每天都可能遇上新事物、新问题、新矛盾,凭原有的知识去解释、适应这些新东西已力小从心。为了适应这个环境和形势,人们渴望新闻报道提供更多的新信息、新知识充实自己,以便在摸索前进中能有方向,少走弯路。记者若能明确受众的这一心理变化与需求,自觉地、艺术地将知识性与思想性熔于一炉,则新闻报道在思想性、指导性上往往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3)增强趣味,寓教于乐

人们均有讲究情趣的心理特征,如果记者能改变过去那种呆板、乏味的说教形式,而在新闻

报道中增强健康向上的情趣,将思想性、指导性寓在趣味性之中,那么,新闻报道则会备受欢迎,思想性、指导性也一定会较好地得以体现。思想性、趣味性应当统一,也可以统一。

3. 记者为什么既要是“杂家”又要是“专家”? 从才能的角度看,应该如何加强记者自身的基本功训练?

【答案】记者由于其工作的特点,接触对象极其广泛,采访报道的面又涉及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角落,因此,对知识的掌握要求很高。记者既要有广博的知识,又要在广博知识的基础上对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有比较精深的知识。

(1)记者既要是“杂家”又要是“专家”的原因:

①记者应该是一个“杂家”,要有广博的知识。

记者知识丰富,思想驰骋的天地就广阔,联想能力就强,同采访对象接触时共同语言就多,采写新闻时也就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台则,知识贫乏,遇事一问三不知,提问题又小着边际,采访势必闹出笑话。

②记者还应该是个“专家”,在广博知识的基础上,对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有比较精深的知识。

当代的记者一般都有大体的分工,有一定的相对稳定的采访活动的范围,负责某一领域或某一行业的报道。记者在自己的分工范围内,要努力成为这一方面的专家。只有这样,记者才能在自己所负责的采访领域内,更及时、更准确、更深刻地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作出高人一筹的报道。

(2)加强记者自身的基本功训练,应该从以下几个力一面着手:

记者要学、要练的基本功是很多的,从记者的才能这个角度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了解、把握客观实际的能力; 二是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三是新闻业务技能的运用能力。

①记者的才能,首先就表现在对客观实际的了解和把握上。记者要成为“消息灵通人士”,就要深入实际,广交朋友,广开采访门路,增强自己的社会活动能力。新闻采访是记者的日常调查研究活动,这中间有许多学问,有许多具体经验,需要记者结合实践去磨练、去掌握。但这方面才能的培养,光靠日常的采访锻炼还不够,还需要记者有意识地加强某些专题调查研究、蹲点调查研究等基本功锻炼。

②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也是记者的一项重要才能。新闻报道也是一项难度很大的语言文字工作,它不仅要求准确、鲜明、生动、精练,而且要有很强的时间观念。要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就要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基本功锻炼。例如,语法、修辞、逻辑,这此基础的东西一定要弄懂弄通,掌握得扎扎实实。同时,要注意提高语言文字的修养,善于运用语言艺术。

③新闻业务技能的熟练运用,更是记者才能的集中体现。记者应该认真学习、精心掌握各种新闻业务工作的技能,尽可能地使自己的才能得到更加全面的锻炼,例如,新闻写作的“十八般武艺”都要拿得起,懂得运用哪一种“武艺”来恰当地表现自己采访到的东西; 对新闻从采访到传播的整个生产过程和环节都要尽量地熟悉,‘懂得其中的规律和要求; 摄影记者、广播记者、电视

记者还应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好自己手中的“武器”一一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 在今天的“网”上时代里,记者还必须学会使用计算机,懂得借助电脑、“互联网”等现代技术为新闻采访工作“增光添彩”。

4. 记者在发现典型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记者在发现典型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要识别真伪

识别真伪,是指识别真先进还是假先进。提出这个问题,是鉴于历史的经验教训。过去曾出现过把假先进当作真先进来宣传报道的错误。把假先进当作真先进来宣传报道,在新闻媒体对先进人物的报道中虽然只占极少数,但造成的影响却很坏,对先进人物也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2)要考虑典型性

对先进人物,并非每一个都必须登报,必须广播,必须上电视。表彰先进人物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上新闻媒介的,应是那些最具典型性的先进人物。为此,记者要在众多先进人物中反复比较,进行选择。要挑选那些事迹最具典型性、思想最富教育意义,又最能反映时代精神的人物。

(3)要有较强的针对性

其实,典型性也应该包括针对性,越典型的事物理应针对性越强,实践证明,先进人物事迹的针对性越强,在群众中引起的反响就越大。

(4)推出全国性的重大先进典型,在一个时期内还要适度

经验证明,过少,不能发挥榜样的作用; 过多,又难于消化,会削弱榜样的作用。适度虽小属记者掌握的问题,但对记者而言也有思考意义。

5. 如何提高记者的专业修养?

【答案】记者专业修养包括的内容是既要学好新闻学,也要有较强的独立作战能力,一专多能,是业务上的多面手。记者要从以下方面来提高自身的专业修养。

(1)要学好新闻学

新闻学是研究新闻工作规律的科学。学好新闻学,是对记者的起码要求。没有经过系统新闻教育训练的记者有一个补课的任务,从大学新闻院系毕业的学生,则有一个在实践中进一步学习新闻学,认识和掌握新闻规律的间题。

①要学好无产阶级新闻学,掌握无产阶级新闻理论,了解中外新闻事业史,具备关于采访、写作、编辑等新闻业务的系统知识。在学好无产阶级新闻学的同时,读一点资产阶级新闻学著作,也有必要。

②学习新闻学,要落实在宣传上。宣传不光是总编辑的事,也是一般编辑、记者的事。要做出色的宣传家,不做整脚的宣传家,就要懂宣传学。

(2)要有较强的独立作战能力,一专多能,是业务上的多面手

这种能力主要包括采访能力和写作能力。采访能力又主要包括社会活动的能力,发现新闻的能力,调查研究的能力,观察问题的能力,判断事物的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