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二级结构工程师专业知识题库>高层建筑、高耸结构与横向作用题库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一单层平面框架(见下图),由屋顶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D点柱顶弯矩标准值MDgk=50kN·m。

由屋顶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Dgk30kN·m,则D点的弯矩设计值MD最接近于()kN·m。

A . A.130
B . 102
C . 96.9
D . 95

位于9度抗震设防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4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属Ⅱ类的办公大楼,地面以上有10层,总高40m,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剖面和平面如下图所示。该楼层顶为上人屋面。通过计算,已知每层楼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共12500kN,每层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共2100kN;屋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共13050kN,屋面的活荷载标准值共2100kN。经动力分析,考虑了填充墙的刚度后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为0.9s。该楼的结构布置、侧向刚度及质量等均对称、规则、均匀、属规则结构。办公楼的平面与剖面底层中柱A的竖向地震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NEvk最接近于()kN。 A.702。 707。 1053。 1061。 位于9度抗震设防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4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属Ⅱ类的办公大楼,地面以上有10层,总高40m,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剖面和平面如下图所示。该楼层顶为上人屋面。通过计算,已知每层楼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共12500kN,每层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共2100kN;屋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共13050kN,屋面的活荷载标准值共2100kN。经动力分析,考虑了填充墙的刚度后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为0.9s。该楼的结构布置、侧向刚度及质量等均对称、规则、均匀、属规则结构。办公楼的平面与剖面第8层的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Fvgk最接近于()kN。 A.3065。 3303。 3751。 3985。 位于9度抗震设防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4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属Ⅱ类的办公大楼,地面以上有10层,总高40m,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剖面和平面如下图所示。该楼层顶为上人屋面。通过计算,已知每层楼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共12500kN,每层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共2100kN;屋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共13050kN,屋面的活荷载标准值共2100kN。经动力分析,考虑了填充墙的刚度后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为0.9s。该楼的结构布置、侧向刚度及质量等均对称、规则、均匀、属规则结构。办公楼的平面与剖面结构的总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FEvk最接近于()kN。 A.21060。 21224。 22862。 23868。 某建造于大城市市区的28层公寓,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平面为矩形,共6个开间,横向剪力墙间距为8.1m,层高2.8m,房屋宽15.7m,地面粗糙度D类。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纵向钢筋采用HRB335钢,箍筋采用HPB300钢。as=as′=35mm。

工程所在场地的地基土的构成如下表所示。若有抗震要求时,确定其建筑场地类别为()类。。 船长向大副下达命令,大副又把工作落实到水手长,水手长又落实到一水,这属于()信息交流渠道。 A、链式。 B、轮式。 C、圆周式。 D、全渠道式。

一单层平面框架(见下图),由屋顶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D点柱顶弯矩标准值MDgk=50kN·m。

由屋顶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Dgk30kN·m,则D点的弯矩设计值MD最接近于()kN·m。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1.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3.2.3条,可变荷载效应及永久荷载效应下的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分别计算如下:当为屋顶均布活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M=1.2×50+1.4×30=102kN·m;当为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M=1.35×50+1.4×0.7×30=96.9kN·m;102kN·m;故该效应组合由屋顶均布活荷载效应控制,即M=102kN·m。2.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3.2.3条,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分别为:①当按屋顶均布活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风荷载的组合值系数ψ=0.6):M=1.2×50+1.4×30+1.4×0.6×25=123kN·m;②当按风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屋顶均布活荷载的组合值系ψ=0.7):M=1.2×50+1.4×25+1.4×0.7×30=124.4kN·m;③当按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M=1.35×50+1.4×0.7×30+1.4×0.6×25=117.9kN·m;上述三式计算比较得到:应按风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确定D点弯矩设计值M,即M=124.4kN·m。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