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740音乐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硕士]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黄河大合唱》

【答案】《黄河大合唱》是我国人民作曲家冼星海于1939年创作的一部具有杰出影响的一部大合唱. 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地歌颂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战斗意志。歌颂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祖国,描述了在抗日战争前后黄河两岸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痛述了日寇的残暴和人民所遭受的沉重灾难. 最后又以惊人的笔墨勾画出一幅幅中国人民纷纷起来保卫祖国,反抗日寇侵略的壮丽情景. 充满了激动人心的情感力量和雄伟浑厚的气魄,成功地反映和歌颂了中国人民如火如茶的爱国热情,是中国音乐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大和唱作品。

2. 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

【答案】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的前身是北京大学音乐团,该会正式建立于1919年1月,由当时北大校长蔡元培任会长,由萧友梅等知名音乐家进行指导,会员最多时达二百多人,最主要是北大学生,内分丝竹、昆曲、古琴、钢琴、提琴、歌唱等组。贯彻中西兼顾的方针多次公开演出,为我国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同登一台表演开了风气之先。还出版了十五期音乐期刊《音乐杂志》。

3. 《玫瑰三愿》

【答案】《玫瑰三愿》,龙七词,黄自曲,是黄自的代表作品,至今仍为女高音的常演曲目。作品分两段,第一段以叙事性手法表现玫瑰花平静优雅的神态; 第二段展示其人格化的三个愿望,表达了对青春的珍惜、对生活的幢憬、对幸福的渴望、对理想的追求。作品音乐形象鲜明,和声语言丰富,形式严谨,笔调洗炼,风格清淡典雅而又富有内在激情,体现出浓郁的古典文化精神。此曲

4. 《台湾舞曲》

【答案】《台湾舞曲》是江文也在日本创作的一首舞曲。是一首标题性的幻想音诗,作曲技术及配器手法受到20世纪新音乐潮流的影响,使得作品具有德彪西印象派音乐的风韵,并且借鉴了巴托克和斯特拉文斯基处理民族音乐素材的新观念。旋律风格以表现台湾民间音乐韵味为主,也部分地具有日本音乐的调式特征。作品充满幻想性,富有浪漫主义气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和对祖国古代文化的缅怀。乐曲采用了自由体的回旋奏鸣式,音乐构思有两部曲式的特色,乐曲主体是三部曲式的快板段落。

5. 冼星海

【答案】冼星海是作曲家、钢琴家,有“人民音乐家”之称。冼星海一生创作有数百首各种

体裁的音乐作品,代表作有歌曲《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大合唱《黄河大合唱》,管弦乐《中国狂想曲》,交响曲《民族解放》等。其作品多具有鲜明的爱国思想,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民当时的抗日斗争生活。

6. 沈心工

【答案】沈心工(1870--1947)原名沈庆鸿,字叔逵,笔名心工。上海市人,我国近代学堂乐歌的主要作者,著名的音乐教育家。1897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师范学堂。1902年东渡日本进东京弘文学院学习,同年在东京留学生中组织了音乐讲习会,研究乐歌的创作。1903年回国仟教原校,后担任附小校长.1911年仟该校校长。1922年兼任大学训育主任. 先后编创了许多学堂乐歌作品和。《学校唱歌集》等. 是我国学堂乐歌的最早编写者。1947年病逝于上海。

二、选择题

7. 《义勇军进行曲》是( )电影的主题歌。

A. 《聂耳》

B. 《英雄儿女》

C. 《风云儿女》

D. 《中华儿女》

【答案】C

【解析】《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于1935年,为“上海电通公司”拍摄的故事影片《风云儿女》所作的主题歌,后于1949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8. 陈田鹤为悼念鲁迅逝世而创作的歌曲( )是一首有着广泛社会影响的作品。

A. 《天神似的英雄》

B. 《回忆》

C. 《哀悼一位民族解放的战士》

D. 《开路先锋》

【答案】C

【解析】陈田鹤的《哀悼一位民族解放的战士》(原名《鲁迅悼歌》)为悼念鲁迅逝世而创作。A 项,《天神似的英雄》陈田鹤作曲,词为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同名诗歌。B 项,《回忆》廖辅叔词,陈田鹤曲。D 项,《开路先锋》,孙师毅作词,聂耳作曲。

9. 我国第一部在高等专业音乐院校使用的中国音乐史教材是萧友梅撰写的( )。

A. 《中国音乐史》

B. 《中国音乐史话》

C. 《外族音乐流传中国史》

D. 《旧乐沿革》

【答案】D

【解析】在萧友梅撰写的《旧乐沿革》是介绍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史学教材。萧友梅分上古、中古、近古三个时期撰述了周代以前到清代末年中国音乐史发展的概况。他提出“不能把旧乐完全放弃”也“不愿投降于西乐”,而是要“借镜西乐”“创作出一种新作风,足以代表中华民族的特色,而与其他民族音乐有分别的”中国的“新乐”。

10.歌剧《白毛女》中杨白劳的主题音调是以( )为素材创作的

A. 河北民歌《小白菜》

B. 山西秧歌《捡麦根》

C. 陕北民歌《兰花花》

D. 江苏民歌《茉莉花》

【答案】B

【解析】《十里风雪》是杨白劳躲债回家时的唱段。根据山西民歌《拣麦根》改写而成的杨白劳的主题音调。刻画了杨白劳忠厚老实、辛勤劳动而又苍老无力的形象,也表现了杨白劳受尽地主压迫剥削、尝尽人生各种辛酸苦涩而又无力反抗的痛苦心情。歌曲的旋律为微调式,下行的旋律较多,节奏平稳松弛,速度徐缓,因而形成抑郁低沉的情绪。

11.童斐撰写了一部论述我国古代音乐和传统歌唱艺术的音乐史论著,其名为( )

A. 《中国音乐史》

B. 《中国音乐史话》

C. 《中乐寻源》

D. 《中国音乐史纲》

【答案】C

【解析】童斐著撰写的《中乐寻源》是一部有关民族音乐(主要是昆曲音乐)源流及律吕、宫调、音韵声歌、曲谱等方面的研究专著。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八章:音乐起源、音乐与教育、律吕、乐器、宫调、音韵、谱式、声歌。下卷为各种歌谱(昆曲谱)论述举隅,分为五部分:一是各种谱式。二是南曲北曲论述。三是文情声情论述及散曲选录。四是传奇、杂剧之文情声情曲谱选录。五是套曲带宾白式。本书卷首有吴梅序及作者自叙。书末附作者论说五则:中声五降、腔调古简今繁、合唱独唱之异、高音平音之感异、淫声解。论述颇中肯,且有新意。

12.我国第一所音乐学校——国立音专的校长是( )。

A. 任光

B. 肖友梅

C. 黄自

D. 刘天华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