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802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张三将全部的收入用于商品X 和商品Y
的消费。设他对这两种商品的消费已经满足
。现在,设P x 下降,P y 和消费者收入保持不变。试分别在张三对X 的需求价格弹性
小于1、等于1和大于1时,讨论张三对Y 的需求量会如何变化?
【答案】(1)当张一对X 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时,表示张三对商品X 的需求缺乏弹性。当商品X 的价格下降,商品Y 的价格和消费者收入保持不变时,张三增加X 的消费,但购买X 所花的费用却减少,所以张三会增加对商品Y 的消费,即张三对Y 的需求量会增加。
(2)当张二对X 的需求价格弹性等于1时,表示张三对商品X 的需求为单位弹性。当商品X 的价格下降,张三增加X 的消费,但购买X 所花的费用不变,所以商品Y 的价格和消费者收入保持不变时,张三对Y 的需求量不变。
(3)当张三对X 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时,表示张三对商品X 的需求富有弹性。当商品X 的价格下降,商品Y 的价格和消费者收入保持不变时一,购买X 所花的费用随着X 的消费量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张三会增加对商品X 的消费,而减少对y 的需求。
2. 混合策略纳什均衡与纯策略纳什均衡有什么不同?
【答案】在博弈中,博弈方只作出一种特定的选择,并且始终坚持这一选择,这样的肯定性策略又称纯策略。与之相对应的,只能按一定概率分布选择几种小同的行动的策略称之为混合策略。 混合策略纳什均衡与纯策略纳什均衡的差异集中体现在:在纯策略博弈中,纳什均衡是参与人的一种策略组合,在该策略组合上,任何参与人单独改变其策略都不会得到好处; 在混合策略博弈中,纳什均衡是参与人的一种概率向量组合,在该概率向量组合上,任何参与人单独改变其概率向量都不会得到好处。另外,就一个具体的博弈支付矩阵而言,可能不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但一定存在棍合策略纳什均衡。也就是说,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总是存在的。
3. 简述需求价格弹性与企业总收益的关系。
【答案】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提供该商品的厂商的总收益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可归纳为以下三种情况:
(1)当E d >1,即需求富有弹性时,总收益与价格反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加。这是因为,当E d >1时,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大于价格的下降率。这意味着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必定小于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所
以,降价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值是增加的。相反,在厂商提价时,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值是减少的。
(2)当E d <1时,即需求缺乏弹性时,总收益与价格同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增加,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这是因为,当E d <1时,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小于价格的下降率。这意味着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并不能全部抵消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所以,降价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值是减少的。相反,在厂商提价时,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值是增加的。
(3)当E d =1时,总收益和价格的变动没有关系。这是因为,当E d =1时,厂商变动价格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价格的变动率是相等的。这样一来,由价格变动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或减少量刚好等于由需求量变动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或增加量,所以,无论厂商是降价还是提价,销售收入值是固定不变的。
4. 与私人物品相比,公共物品有哪些特点? 这些特点怎样决定市场机制在公共物品生产上是失灵的?
【答案】(l )公共物品是指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有竞用性的物品。与私人物品相比,公共物品具有以下特点:
①非排他性。非排他性指只要社会存在一种产品和服务,就不能排除与阻止其他人使用或消费该种产品或服务。
②非竞用性。非竞用性指对于任意给定的公共产品产出水平,增加一个人消费该产品不会引起产品成本的任何增加。
(2)由于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用性,使得市场上公共物品的生产往往不足。
①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使得通过市场交换获得公共物品的消费权力的机制失灵。对于追求最大利润的私人企业而言,生产者必须能把那些不付钱的人排斥在消费商品之外,否则它就很难弥补生产成本。
由于非排他性,公共物品一旦被生产出来,每一个消费者可以不支付就获得消费的权力。因而人们对公共物品的消费不能由市场价格来决定,价格机制无法将社会对公共物品的供需情况如实反映出来。如果要人们根据用价格所表现的偏好来生产这些物品,则谁都不愿意表露自己的偏好,只希望别人来生产这些物品,自己则坐享其成,这就是说,在消费公共物品时,每一个消费者都可以做一个免费乘车者,造成公共物品市场供给不足。
②公共物品的非竞用性使得私人供给的社会成本增加,而社会利益得不到发挥。这样,公共物品就无法生产出来的了,因此,在公共物品生产上,市场是失灵了。
5. 为什么大多数商品供给的长期价格弹性大于短期价格弹性? (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供给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商品供给量变动率与其价格变动率之比。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在短期和长期并不相同,大多数商品供给的长期价格弹性大于短期价格弹性,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1)在大多数商品市场上,决定供给价格弹性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所考虑的时间长短。当商品价格发生变化时,厂商对产量的调整需要一定时间。在很短的时间内,厂商若要根据商品的涨价及时增加产量,或者根据商品的降价及时缩减产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 相应地,供给价格弹性是比较小的。但在长期,生产规模的扩大与缩小,甚至转产,都是可以实现的,供给量可以对价格变动做出较充分的反应,供给价格弹性也就比较大了。
(2)除此之外,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生产成本的变化情况也是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重要因素。如果产量增加不会引起单位生产成本较大的提高,则意味着供给价格弹性是比较大的。在短期内,产量增加一般会引起单位生产成本较大的变动,所以供给价格弹性较小; 而在长期内,厂商容易实
现生产的规模经济,产量增加不会引起单位生产成本较大的提高,所以供给价格弹性可以比较大。
6. 什么是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案】(l )局部均衡是指在其他市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个产品市场或单个要素市场存在的均衡。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可以用来分析和研究许多实际问题。一般均衡是指包括所有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在内的整个经济社会存在的均衡。一般均衡理论的创始者是瓦尔拉斯,该理论强调各种市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2)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的联系和区别
①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的联系
局部均衡理论和一般均衡理论对于研究商品经济中每一个市场和相关市场之间在价格、需求、供给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们都是建立在效用论和生产论基础上。两者都是以均衡作为出发点,认为均衡是市场经济常态,而把不均衡看作对均衡的一种暂时偏离。
②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的区别
局部均衡理论和一般均衡理论的区别在于:局部均衡理论研究单一市场的均衡状态,一般均衡理论研究所有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均衡状态。
7. 生产可能性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 为什么向右上方凸出?
【答案】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一个社会用其全部资源和当时最好的技术所能生产的各种产品的最大数量的组合。由于整个社会的经挤资源是有限的,当这些经济资源都被充分利用时,增加一定量的一种产品的生产,就必须放弃一定量的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整个社会生产的选择过程形成了一系列的产品间的不同产量组合,所有这些不同产量的组合就构成了社会生产的可能性边界。假设一个社会把其全部资源用于A 和B 两种产品的生产,那么生产可能性边界可用图表示。从图可以看出,生产可能性曲线具有两个特点:第一,它向右下方倾斜; 第二,它向右上方凸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