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产业经济学802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在寡头市场上,粘性价格经常存在。用相关模型解释其原因。
【答案】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某些寡头市场的价格相当稳定,即价格呈刚性。美国经济学家斯威齐提出了寡头市场的斯威齐模型,解释了寡头垄断市场上所存在的价格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现象。 斯威齐模型的假定条件是:如果一个寡头厂商提高价格,行业中的其他寡头厂商都不会跟着改变自己的价格,因而提价的寡头厂商的销售量的减少是很多的; 如果一个寡头厂商降低价格,行业中的其他寡头厂商会将价格下降到相同的水平,以避免销售份额的减少,因而该寡头厂商的销售量的增加是很有限的。根据以上假定条件,可以推导出寡头厂商的弯折的需求曲线,如图所示,E 点即为弯折点。
斯威齐模型
由于需求曲线有弯折点,对应边际收益曲线也就成为间断的两段:MR 1和MR 2。那么当边际成本曲线MC 位于F 和G 两点之间的任何一个位置上时,厂商的最大利润所对应的产量和价格都保持不变。也就是说,只要边际成本曲线MC 的位置变动不超出边际收益曲线的垂直间断范围,寡头厂商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不会发生变化。
综上所述,在一定条件下,寡头垄断厂商变动价格往往有弊无利。因此,寡头垄断企业一般不轻易进行价格竞争,而是把竞争重点放在改进技术和降低成本上。故而寡头市场上粘性价格经常存在。
2. 在序贯博弈中,纳什均衡与逆向归纳策略有什么不同?
【答案】与同时博弈一样,在序贯博弈中,纳什均衡也是指这样一些策略组合,在这些策略组合中,没有哪一个参与人会单独改变自己的策略。同样,在序贯博弈中,纳什均衡可能不止一个。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逆向归纳法对纳什均衡进行“精炼”,即从多个纳什均衡中,排除掉那
些不合理的纳什均衡,或者,从众多的纳什均衡中,进一步确定“更好”的纳什均衡。经由逆向归纳法的精炼而得到的纳什均衡就是所谓的逆向归纳决策。
通过采用“逆向归纳法”求解可以发现,得出的逆向归纳策略总是纳什均衡。但是,纳什均衡并不一定也是逆向归纳策略。这是纳什均衡与逆向归纳策略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两者的区别所在。简言之,在存在多重纳什均衡时,逆向归纳法就是对纳什均衡的精炼。
3. 下列事件对x 商品的需求有何影响?
(1)x 商品的生产厂商投入大量资金做广告宣传。
(2)生产x 商品的工人的工资增加了。
(3)y 商品是x 商品的替代品,Y 商品的价格下降了。
(4)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
【答案】(1)x 商品的需求曲线会右移。因为生产厂商的广告宣传会增加消费者对x 商品的了解和偏好,从而使得消费者在任何给定的价格水平都会增加对x 商品的需求量。
(2)x 商品的需求曲线保持不变。因为通常假设一种商品的生产工人的工资增加对该商品需求的影响很小以至可以忽略不计,那么,x 商品的生产工人的工资增加就只会影响x 商品的生产成本及其供给曲线,而对x 商品的需求曲线没有影响。
(3)二商品的需求曲线会左移·因为当Y 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消费者会减少对*商品的购买而增加对其替代品Y 商品的购买。换言之,当,商品的价格下降时,在任何给定的二商品的价格水平,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都减少了。
(4)在消费者收入增加的前提下,如果x 商品是正常物品,那么,消费者会增加对x 商品的需求量,导致需求曲线右移; 相反,如果x 商品是低档物品,那么,消费者会减少对x 商品的需求量,导致需求曲线左移。这两种情况在x 商品的任何价格水平下都是如此。
4. 有人认为:仟何时候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都应为SAC 曲线最低点的产量,因为此时价格与平均成本之间的差额最大,因而利润达到最大。此种说法对吗了请依据完全竟争厂商均衡理论作出解释。
【答案】(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2)根据完全竞争厂商均衡理论,在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生产中,市场的价格是给定的,而且,生产中的不变要素的投入量是无法变动的,即生产规模也是给定的。因此,在短期,厂商是在给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的调整来实现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在短期,当厂商实现MR=SMC时,有可能获得利润,也可能亏损。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不一定都是SAC 曲线最低点的产量。只有当厂商的利润为零时,此时P=AR=MR=MC=AC,此时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才为SAC 曲线最低点的产量。其他情形下的短期均衡产量都不是SAC 曲线最低点的产量。因此完全竞争厂商确定短期均衡产量是依据MR=SMC的原则,与SAC 曲线最低点的产量无关,故上述说法错误。
5. 航空公司被认为是“价格歧视之土”,主要原因是班机座位过期就永远无法售出,因而航空公司有极强的动机实施差别定价以尽可能售出更多的座位。假定某航空公司的目标顾客有商务乘客和休闲旅行乘客两类,试述该航空公司有效实施价格歧视的条件及均衡的定价方法。
【答案】价格歧视是指由于垄断者具有某种垄断力量,因此,垄断者可以对自己所出售的同类产品索取不同的价格,以使自己所获利润达到最大值。航空公司对不同的顾客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属于三级价格歧视。
(1)航空公司有效实施价格歧视必须满足三个前提条件:
①企业必须有一定的垄断势力,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市场价格。
②市场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偏好,且这些不同的偏好可以被区分开。这样,厂商才有可能对不同的消费者或消费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
③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不同的销售市场是相互隔离的,这样就排除了中间商由低价处买进商品,转手又在高价处出售商品而从中获利的情况。
(2)航空公司实施价格歧视的均衡定价方法
航空公司实施价格歧视的均衡定价方法为来自不同乘客群体所获得的边际收益相等,且该边际收益与航空公司的边际成本相等,即MC=MRS=MRZ。
在民航客票定价中,航空公司将潜在的乘机者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因公出差人员、私企公司高级职员等。他们对乘机时间要求较高,对票价不计较。因此,对他们可收取相对高的票价,而在时间上给予优惠待遇,允许他们提前一天订票。另一类是收入较低的旅行人员、淡季出游者等。这部分人群对时间要求不高,但在乎票价。对于他们,在票价上可相对较低,而在时间上要求对航空公司有利。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民航的闲置客运能力,增加公司收益。若不进行市场分割,实行单一的较高票价,就会把这部分潜在的消费者推出客运市场,公司的闲置客运能力便不能产生效益,这对公司是不利的。因此,只有使得航空公司来自两种乘客群体的边际收益相等,且使得航空公司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才能使得航空公司获得利润最大化。故均衡定价条件是,来自商务乘客和休闲旅行乘客的边际收益相等。
6. 对污染的控制是否越严越好?
【答案】对污染的控制并不是越严越好。从人们的主观愿望来说,对污染的控制当然是越严越好,最好严到百分之百。然而,这种想法是片面的,因为它只考虑到控制污染所可能给社会带来的好处,即社会收益,而没有考虑到社会为了控制污染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即社会成本。 (l )为了减少污染,通常有如下两个方法:一是直接减少那些会带来严重污染的生产本身,例如,减少其生产的产品的数量,或者干脆关闭整个工厂; 另一个并不直接减少生产本身,而是在生产中用新的、污染较少的原材料、机器和生产方法去取代旧的、污染较大的原材料、机器和生产方法。然而,无论采用的是哪一个方法,都免不了会损失一部分社会资源。在前一个场合,社会损失的是本来可以得到的产品; 而在后一个场合,社会为生产同样的产品将要支付更多的费用。这些损失掉的资源,就是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