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802经济学二之政治经济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辨析题

1. 虚拟资本是实体资本的价值表现和纸质副本,因此虚拟资本的价格是由实体资本的价值决定的。

【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虚拟资本是实体资本的价值表现和纸质副本”这句话是正确的。因为虚拟资本是以证书形式证明实体资本所有权,表现实体资本价值。

但是,虚拟资本的价格不是由实体资本的价值决定,而是由预期收入和平均利息率决定的。因此它不随实体资本的价值变动而变动,而呈现出相对独立性。虚拟资本价格运动的特点是:

(1)虚拟资本价格与预期收益大小和预期收益的可靠程度成正比。

(2)在预期收益率一定的情况下,利息率按相反方向调节虚拟资本价格。

(3)虚拟资本价格的涨跌与证券市场的供求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

2. 我国的国有企业只能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进行管理。

【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国有企业是国家所有的公有制企业,经营过程中山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进行管理,但是,根据各个国有企业的具体状况应予以区别对待。掌握国家经济命脉或者涉及到整个国民经济安全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应该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进行管理,具有地方性、和地方利益联系紧密的国有企业则应该考虑由地方政府来履行出资人职责进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调动起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积极性,才能有效的发展国有企业,引导国有企业走出困境。

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国资委和地方国资委相继成立,在不同国有企业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这是根据国有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做出的明智选择,是推动国企改革成功的重要举措。

二、简答题

3. 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

【答案】(1)资本周转速度是指一定时期内资本周转循环的快慢程度。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与资本周转次数成正比。资本周转时间是指预付资本价值,从一定形式出发,经过循环运动,带着剩余价值,全部回到它原来出发点的形式,中间所经历的时间,即预付资本

周转一次的时间。

(2)资本周转速度快慢直接影响剩余价值量的大小。预付资本周转速度的加快,一般来说其中的预付可变资本周转速度也加快,也就是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越多,而剩余价值是由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产生的,这样,剩余价值的数量就会增加。从另一个角度考虑,资本周转速度快就意味着资本效率的提高,意味着生产经营成本的降低,这都会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则延长,从而剩余价值增加。

(3)资本周转速度快慢间接影响剩余价值率的高低。资本周转速度快,预付资本周转速度的加快,则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越多,从而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

4. 试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道路。

【答案】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道路是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的重要途径,而我国_元经济的关键是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城镇化是对我国实现二元经济现代化意义重大。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任务。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②针对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第二,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提高扶贫开发水平。

第三,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改革集体林权制度。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

第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③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

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要特别注意强化以下几点:

一是增加农业投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强化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设施支撑。

二是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强化发展现代农业的科技创新支撑。

三是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建设完备产业体系,强化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支撑。

四是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强化发展现代农业的市场体系支撑。

五是大力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强化发展现代农业的人力资源支撑。

(2)城镇化道路

发展中国家一般以农村城镇为中心,发展以当地资源为基础的小型劳动密集型工业,通过农村工业化来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从而推动二元经济的现代化。

我国改变二元经济现状还有自己的特点:首先,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多层次多渠道的,既有离土不离乡,去小城镇就业; 义有不离土也不离乡,在经营农业的同时兼营家庭工业和家庭运输业等; 还有离土离乡,到城市就业; 其次,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顺序也是灵活的。就我国而言,农业剩余劳动力可以同时向第一、三产业转移,其中第三产业吸收剩余劳动力的潜力较大。所以,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此外,强调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推动非农产业发展,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经济发展理论认为,现代化农业对经济增长能做出重大贡献。因此,改变_元经济现状的关键是如何把传统农业改造成高效率的现代农业。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在于引进新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即现代农业科技。因此政府投入农业的资金要向农业科技倾斜,帮助农业部门进行科技开发和推广应用,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

5. 怎样认识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答案】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出的实现。

研究社会再生产,一方面要考察社会总产出(包括社会总产品和服务)的各个部分如何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即实现价值补偿的问题; 另一方面要考察社会总产出的各个部分在转化为货币形式之后,又如何再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产品和服务,即实现物质补偿的问题。社会总产出的实现过程是在市场中实现的,因此市场实现问题是研究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之所以说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市场实现问题,其原因在于:

(1)社会资本再生产反映了资本的现实运动,而资本从商品形态向货币形态的转化,是资本运动之“惊险的跳跃”,它表明既有生产过程是否能顺利完成,也同时表明下一个生产过程能否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