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上海社会科学院928经济学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垄断

【答案】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垄断市场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三点:①市场上只有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 ②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仟何相近的替代品; ③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垄断厂商可以控制和操纵市场价格。

形成垄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儿个:①独家厂商控制了生产某种商品的全部资源或基本资源的供给; ②独家厂商拥有生产某种商品的专利权; ③政府的特许; ④自然垄断。自然垄断行业具有如下特征:企业生产的规模经济需要在一个很大的产量范围和相应的巨大的资本设备的生产运行水平上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2. 垄断竞争

【答案】垄断竞争市场是指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的市场组织。具体地说,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三点:

(1)在生产集团中有大量的企业生产有差别的同种产品,这些产品彼此之间都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

(2)厂个生产集团中的企业数量非常多,以至于每个厂商都认为自己的行为的影响很小,不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和反应,因而自己也不会受到竞争对手的任何报复措施的影响。

(3)厂商的生产规模比较小,因此,进入和退出一个生产集团比较容易。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垄断竞争的存在从总体上说是利大于弊,现实中垄断竞争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市场结构,如轻工业品市场等。

3. 柯布—道格拉斯函数

【答案】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由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于20世纪30年代初一起提出来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新古典模型的典型代表函数,其一般形式为:

式中,Q 为产量; L 和K 分别为劳动和资本投入量; A 、α和β为三个参数,0<α, β

参数α和β的经济含义是:当α+β=1时,α和β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α为劳动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β为资本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的参数。与β之和,还可以判断规模报酬的情况。若α+β>1,则为规模报酬递增; 若α+β=1,则为规模报酬不变; 若α+β<1,则为规模报酬递减。

4. 外在不经济

【答案】企业外在不经济是由于厂商的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外界环境恶化而产生的。例如,整个行业的发展使得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交通运输紧张,从而给行业内单个厂商的生产带来困难。企业外在经济是由于厂商的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外界环境得到改善而产生的。

外在不经济和外在经济是由企业以外的因素所引起的,它影响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位置。外在不经济使得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移,外在经济使得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下移。

5. 折弯的需求曲线

【答案】折弯的需求曲线模型也被称为斯威齐模型,由美国经济学家斯威齐于1939年提出,被用来解释一些寡头市场上的价格刚性现象。

该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是:如果一个寡头厂商提高价格,行业中的其他寡头厂商都不会跟着改变价格,因而提价的寡头厂商的悄售量的减少是很多的; 如果一个寡头厂商降低价格,行业中的其他寡头厂商会将价格下降到相同的水平,以避免销售份额的减少,因而该寡头厂商的销售量的增加是很有限的。

折弯的需求曲线模型

如图所示,根据斯威齐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该垄断厂商由B 点出发,提价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dd 需求曲线上左上方的dB 段,降价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DD 需求曲线上右下方的BD 段,于是,这两段共同构成的该寡头厂商的需求曲线为dBD 。显然,这是一条弯折的需求曲线,折点

是B 点。这条弯折的需求曲线表示该寡头厂商从B 点出发,在各个价格水平所面临的市场需求量。

虽然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为寡头市场较为普遍的价格刚性现象提供了一种解释,但是该模型并没有说明具有刚性的价格本身,如图中的价格水平

6. 边际成本

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总成本。用公式表示为:

边际成本有短期边际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两个概念。短期边际成本就是在短期内增加最后一

,是如何形成的。这是该模型的一个缺陷。【答案】边际成本是指产量变动某一数量所引起的成本变动的数量,也即厂商在短期内增加

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增加,或者说边际成本就是由‘单位产量的变动所引起的总成本变动。长期边际成本表不厂商在长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最低总成本的增量。长期边际成本为长期总成本曲线的斜率,它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二、简答题

7. 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是什么? 它与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原则有何关系?

【答案】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是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并且这一原则是从利润最大化原则推导出来的。

下面分析厂商在只使用一种可变要素的简单情况下的收益、成本以及要素使用原则。

假设π表示厂商的利润,它是要素X 的函数。由利润的定义有:

式中,R 表示收益,它是产量Q 的函数,因而是要素X 的复合函数。为了达到最大利润,必须使:

整理得:

整理得

:。 。 ,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这恰好是产品市场理论中厂商利润最大化产量的条件。由此可见,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与利润最大化产量的条件实质上是一回事,它们可以相互推出,换句话说,厂商在生产上和要素使用上遵循的是完全一样的原则。

8. 生产可能性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 为什么向右上方凸出?

【答案】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一个社会用其全部资源和当时最好的技术所能生产的各种产品的最大数量的组合。由于整个社会的经挤资源是有限的,当这些经济资源都被充分利用时,增加一定量的一种产品的生产,就必须放弃一定量的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整个社会生产的选择过程形成了一系列的产品间的不同产量组合,所有这些不同产量的组合就构成了社会生产的可能性边界。假设一个社会把其全部资源用于A 和B 两种产品的生产,那么生产可能性边界可用图表示。从图可以看出,生产可能性曲线具有两个特点:第一,它向右下方倾斜; 第二,它向右上方凸出。

生产可能性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