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湖北大学艺术学院918艺术史基础[专业硕士]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赵孟倾的绘画理论。

【答案】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他博学多识,在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在进行艺术创作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艺术主张。

(1)“作画贵有古意”

赵孟頫曾言:“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他从文人的审美情趣出发,提倡继承唐与北宋绘画,重视神韵,追求清雅朴素的画风,反对南宋“院体”中柔媚纤巧的画风。赵孟頫打出复古的旗帜并不是真的要恢复古代(晋唐)的画风。“古意”的真正意图是通过一种理想的审美标准去打破南宋以来越走越狭隘的院体画画风。

(2)“书画同源说”

赵孟頫强调书画同源,提倡将书法用笔进一步引进绘画之中,加强其艺术表现力。“书画同源说”是中国传统书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方面是指中国文字与绘画在起源上有相通之处; 另一方面指书法与绘画在表现形式方面,尤其是在笔墨运用上具有共同的规律性。后者就成为文人画兴起的重要理论根据之一。书法的地位提高以来,一直都是文人士大夫的雅戏。一旦将书法与绘画的本源统一起来,就直接否定了画工和工匠的创作。这样一来,只有士人,也就是有文化、有功名的人作的画才算得上是画。换句话说,只有文人画这一种画体。由于赵孟頫在艺术上的地位,使得他的理论得到了广泛的拥护和众多画家(文人十大夫画家)的推崇。甚至形成了元代文人画的一个创作图式,那就是以书入画。所谓以书入画就是将书法的表现手法融入绘画创作中去。无疑,赵孟頫“书画同源”的理论对元代文人画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代表作《秀石疏林图》就体现了他的“书画本来同”的理论主旨。

赵孟頫的绘画实践和艺术主张集中体现了元代文人画在继承宋金基础上的新发展,对当时和后世绘画产生了巨大影响。

2. 吴道子的绘画技法有何特点?

【答案】吴道子是唐代最负盛名的画家,在释道人物画上成就突出。他以状如兰叶或莼菜条的笔法表现人物衣褶,圆转而有飘逸之势,被后人称之为“吴带当风”。其独创的宗教图像样式被称为“吴家样”,是张僧繇的“张家样”之后一种更加成熟的中国佛教美术的样式。他又以焦墨勾线,薄施淡彩,后世谓之“吴装”。

3. 简述五代时期以董源为代表的南方山水画的风格特色。

【答案】五代时期一些画家深入体验自然,形成了南北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两大流派,北方以荆浩、关仝为代表,南方以董源、巨然为代表。以董源、巨然为代表的南方山水画,表现的是江南一带的丘陵坡峦,尤以南京一带的风景为依据。由于南方的丘陵多覆以土层,所以,在表现技法上,又创立了能够体现南方山水特点的“披麻皴”。这种由董源创立的“披麻皴”技法,对后世影响极大。整个清代三百年的山水画,也几乎全都笼罩于“披麻皴”的表现形式之下,继承者甚多,董源可谓是江南山水画派的开山祖。

(1)董源:供职宫廷的画家。他画山水人物皆甚精妙,像王维一样兼长设色和水墨两种风格的山水,最得后人欣赏的是以水墨淡彩创造性地图绘出的江南山川、江河纵横、草木丰茂、山峦明秀的风光,表达的景致平淡闲远,非常符合文人雅士的思想情趣。他的作品“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笔下的“山水江湖,风雨溪谷,峰峦晦明,林靠烟云,与夫千岩万壑,重汀绝岸”等景物,能使人观之有“寓目于其处”身临其境的实际感觉。他改变了唐代山水画风,将笔与墨、皴与染自然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成为江南山水画派的开山祖。代表作有《潇湘图卷》、《夏山图卷》、《夏景山口待渡》。

(2)巨然:僧人,师从董源。发明了一种近乎后来法国映像派的风格画法,即“矾头”的皴法,表现林麓间山光岚气的浮动感。善画江南野逸之景,笔墨秀润,较董源山水更具田园风致和诗意。代表作有《层峦丛树图》、《万壑松风图》、《秋山问道图》。

元明清时代在文人士大夫绘画潮流创作的推动下,董源、巨然的绘画得到了极高评价,水墨点染带有抒情意趣的董巨画法在山水画中占据主流地位。

4. 宋代绘画繁荣兴盛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宋代绘画为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高峰,其巨大价值在于丰富艺术表现的手法,运用提炼精粹而纯熟的描绘技术,直接并间接地反映了现实生活。宋代绘画繁荣兴盛主要表现在:

(1)在绘画内容上,转向生活中的形象描写,注重真实的具体的描写,能够通过瞬间的景象,具体地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一定关系和在生活中的神情动态,当时汉族与外族间的关系在绘画中也得到了反映。表现自然景物的山水画和花鸟画在宋代充分发展,成为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中有特别重要地位的体裁。

(2)在艺术技巧上,着重人物的精神状态及思想情绪的表现,着重山水花鸟的动人的美的意趣,围绕着阐明及突出主题的要求自由地而且灵活地组织画面,不受任何机械法则的支配,善十抓住对象外形特征进行提炼形象等等。宋代绘画艺术技巧的创造使中国绘画的样式特点逐渐形成,并日益增强了其从思想上及情感上影响人的力量。

(3)在作画群体上,宋代一些士大夫和统治阶级中人直接从事绘画活动,对于绘画艺术的繁荣和提高在某一阶段上也有促进的作用,他们对于笔墨诸因素的艺术效果的重视与有意识的追求,也使绘画艺术有了新的表现,并为绘画技术积累了新的经验。

(4)以院体画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艺术的繁荣,宫廷绘画的发展达到极盛。在宋代,宫廷绘画

承载着宣传教化、笼络重臣、粉饰太平的主要功能。宫廷画家在艺术上必须附和帝王的审美趣味,因此,宫廷绘画的主要表现风格为:造型准确,格法严谨,精微细腻; 赋色浓艳,华贵富丽; 既有精密不苟之长,某些作品又有萎靡柔媚的倾向,形成“院体”画的独特风格。宋徽宗赵佶为典型代表。

(5)以表现自然情感的文人画的兴起。科举制提高了整个官僚的文化水平。以科举进身的文人力图强调自己的文化英雄地位。将绘画视为文化修养和风雅生活的重要部分。宋代不少文人士大夫将绘画看成文化修养和风雅生活的重要部分,他们在绘画中以墨竹、墨梅、山水树石及花卉等为题材,追求主观情趣的表现,反对过分拘泥于形似的描绘,艺术上主张宁和平淡,追求天真清新的风格。米氏父子、苏轼等人即为典型。

5. 何为浙派? 有哪些代表性画家? 试举出儿件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和成就。

【答案】(1)浙派

浙派是明代前期中期中国画坛的重要绘画流派,最早形成于明代,钱塘人戴进以其非凡的创造力和独特的风格创立了“浙派”,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第一个以地别命名的绘画流派。浙派与明代宫廷绘画(院体派)曾呈双峰之势,两派并列雄踞当时中国画坛,代表了当时中国绘画的主流。

(2)代表性画家及作品

①戴进

戴进,字文进,号静庵,明代著名山水画画家。

a. 他的山水画措景丰富,多生活实感,大多构图剪裁精当而景象恢宏,造型明快而富于质感,笔墨劲简而法度谨严,格调洒脱而清爽隽逸。

b. 人物画作品有早期的《达摩六代祖师像》,花鸟画有《蜀葵峡蝶图》。

c. 戴进作为一名职业画家享有盛誉,被某些文人画家称之为职业画家“第一”,产生广泛的影响,拥有众多的追随者,称这一派为“浙派”。

②吴伟

吴伟,字次翁,号小仙,明代著名画家。

a. 被誉为“仙人笔也”、获“画状元”,源于戴进,而笔法更逸,用水更多,气魄更大,布景造型更简括整体。

b. 多人物山水画,用笔横涂直抹,似若随意。继承多于创造,迥出时流,画法轻松如意。 c. 代表作是《柳下读书图》、《梅下抚琴图》、《武陵春图》,后继者被称为江夏派。

6. 说出敦煌、炳灵寺、云冈、龙门四大石窟的开凿年代。

【答案】(1)敦煌莫高窟,地处河西走廊西端,是古代关中通往西域的咽喉。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至元代,历经11个朝代不断修造而成。

(2)炳灵寺石窟,位于黄河之滨的小积石山,开凿在大寺沟西侧的悬崖峭壁上,距甘肃永靖西南约40公里。始于十六国时的西秦,北魏、隋、唐续有开凿,宋元以后有过补塑和彩绘。

(3)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