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考虑住房因素的中国居民生命周期资产配置问题研究

关键词:资产配置、住房、生命周期、消费投资、动态优化

  摘要

近年来,随着居民个人财富的增加及其经济行为社会扩散效应的显著,家庭资产配置问题的研究开始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而传统投资组合模型用于研究微观居民资产配置行为时出现了“资产配置之谜”等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异。学者们开始从消费及其跨期平滑、效用函数、养老、保险及税收等方面对传统模型进行拓展。目前从住房因素对模型进行拓展的研究还比较少,而居民的住房决策是家庭资产配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居民的其它资产配置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在我国房地产市场迅猛发展,住房供给结构不合理、房价过高等背景条件下更具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了动态优化模拟方法,对住房因素进行了逐步深入地刻划,在考虑居民消费心理偏好、劳动收入及风险、房产价格及风险、住房抵押贷款特征及房地产市场各类摩擦基础上,建立中国居民生命周期资产配置模型,对不同住房财富比下、单一购房决策下以及租房市场存在条件下中国居民生命周期最优资产配置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关键因素变动对最优资产配置路径的影响。本文的工作主要包括三部分:其一,在传统的均值-方差投资组合选择模型中引入住房因素,将住房作为一种居民可获得的风险资产,在考虑住房抵押贷款特征基础上,分析了不同住房财富比下中国居民单期资产配置问题;其二,从消费效用的引入及跨期消费投资均衡两方面对单期模型进行拓展,研究了单一购房决策下中国居民动态最优资产配置路径,以及劳动收入风险、房价风险、购房首付比例、房贷利率变动对最优路径的影响;其三,从租房决策和租房市场对单一购房决策下的动态优化模型进行拓展,分析了中国居民住房租赁-购置决策机理、租房市场存在条件下中国居民生命周期最优资产配置路径以及劳动收入风险、房价增长、最低购房总价、房贷首付比例、房贷利率、房产交易费用对最优路径的影响。论文的研究表明:第一,住房因素的引入使投资者最优投资组合中不同风险资产的配置比例呈现较大差异;第二,居民日常消费受其劳动收入、财富积累水平制约,并通过高收入时期财富积累及低收入时期财富消耗实现消费行为跨期间平滑;第三,合理的住房消费模式在生命周期内具有一定的梯度,房产投资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居民的日常消费,并对其股市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劳动收入及房产价格风险会抑制居民的住房需求,增加其预防性储蓄,并降低其股市投资水平;第四,财富收入比和房价收入比是决定居民住房租购决策的关键因素,房贷余额占房价的比重更多地决定居民住房再融资行为,并受到房价收入比的影响;第五,“重购轻租”心理、房价高涨带动的过度投资、房地产市场高端偏向拉动的被动需求是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住房需求旺盛的主要原因;第六,房贷首付比例提高增加期初购房成本,降低了居民期初的消费水平,房贷利率上调增加了总购房成本,抑制了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消费需求,房产交易费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居民住房投资行为,并使其住房需求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更加平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