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属于临床常见的判断药物有效性的指标的是() 好转率。 死亡率。 治愈率。 无效率。 显效率。
"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肌然,脉反沉迟",治宜() 栝蒌桂枝汤。 葛根汤。 两者均是。 两者均非。
TAE的并发症,错误的是() 急性重型肝炎。 栓塞后综合征。 肝功能异常。 胆囊栓塞。 脑栓塞。
高钾血症的紧急救治措施中,不包括(). 停用一切含钾的药物或溶液,注射钙剂以对抗钾离子的心脏毒性。 口服阳离子交换树脂,每次15g,每日4次。 先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溶液60~100ml,再继续静脉滴注100~200ml或25%葡萄糖溶液100~200ml,按每5g糖加入胰岛素1U,静脉滴注。 阿托品类药物的应用。 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
女,55岁,半年来逐渐出现言语不清,饮水呛咳。检查双侧软腭上抬无力,咽反射消失,舌肌萎缩,诊断为球麻痹,病变部位在() 脑桥。 延髓。 小脑。 舌下神经。 舌咽、迷走神经。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40岁。于5年前的冬天,先在左肩部无故起泡,破溃后发红,面积大如鸡蛋,曾在外院外科治疗,上药2个月后逐渐好转,留有大面积瘢痕。以后感觉左手发凉,逐渐伸不直,伴下肢活动不灵,以左侧为重。容易摔倒,走路如踩棉花,经常穿鞋上床。3个月前右肩膀又生一泡,破溃后发红,现已结痂,左侧面部多汗。体查:一般情况良好,左眼裂变小,左瞳孔变小,光反射正常。左面部多汗。左面部口唇以后痛觉减退。左手握力差,左手骨间肌轻度萎缩,两手皮肤粗糙。C1-L5痛觉减退,右C3-L5痛觉减退,左侧比右侧感觉障碍重。左上肢深感觉消失,右上肢深感觉减退,左侧比右侧重。双膝、踝反射活跃,左侧Hoffmann(+),双侧Babinski(+),双侧Rossolimo(+)。胸椎轻度凸向左。有关脊髓空洞症的诊断依据是提示:最后经脊髓磁共振确诊为脊髓空洞症,从高颈段至L5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