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聊城大学药学院624细胞生物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离子通道耦联受体
又是离子通道,其跨膜信号转导无需中间步骤。
2. 基因敲除
【答案】基因敲除是指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使目的基因功能丧失的人工定向突变技术。多用于各种遗传疾病的研宄,如研究特定基因的细胞生物学活性、研究发育调控的基因作用和确定信号通路分子的上下游关系等。
3. 细胞融合
【答案】细胞融合是指在离体条件下通过介导和培养,两个或多个细胞合并成一个双核或多核细胞的过程(或指用人工的方法把不同种的细胞通过无性方式融合成一个杂合细胞的技术)。细胞融合又分为自体细胞融合和异体细胞融合,自体细胞融合来源于同种细胞的融合,可以形成多倍体细胞;异体细胞融合来源于不同物种的细胞融合。
4. RTK
【答案】RTK 的中文名称是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酪氨酸激酶是一类酶联受体,既是受体,又具有酶功能。当RTK 与其配体结合后,两个受体在膜上二聚化,两个受体分子具有微弱的蛋白激酶活性,当它们相互靠近后通过相互憐酸化的机制将二者自身的蛋白激酶活化,使下游蛋白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从而实现信号转导的功能。所有的受体酪氨酸激酶都由三个部分组成:具配体结合位点的胞外结构域、单次跨膜的疏水ct 螺旋区、具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的胞内结构域。
5. 染色体整列
【答案】在细胞分裂的前中期染色体向赤道板的位置移动的过程称为染色体整列。
6. 被膜小泡
【答案】被膜小泡。 被膜小泡是由外被蛋白
被膜小泡是由外被蛋白包裹的小泡。这种类型的小包裹的小到顺面高尔基体、从顺面高尔基体到高尔基体中间膜囊、从中 【答案】离子通道耦联受体是由多亚基组成的受体一离子通道复合体,本身既有结合位点,泡介导非选择性运输,它参与从间膜囊到反面高尔基体的运输。泡。主要介导蛋白质从高尔基体运回内质网,包括从反面高尔基体运向顺面高尔基体,以及将蛋白质从反面高尔基体运回到内质网。
7. 双线期
【答案】双线期是指在第一减数分裂前期,继粗线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重组阶段结束,
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仅留几处相互联系,四分体结构变得清晰可见。在双线期可见染色体交叉。
8. 单能干细胞
【答案】单能干细胞成某一种类型能力的细胞
9. 重链结合蛋白
【答案】
子伴侣,属于
(1)
然后
同又称定向干细胞指仅具有分化形 抗体的重链结合而得名。是一类分是重链结合蛋白的简称,因为它能够同家族,在内质网中有两个作用。 结合并通过同进入内质网的未折叠蛋白质的疏水氨基酸结合,防止多肽链不正确地折叠和聚合。的水解释放出结合的多肽。在多数情况下,释放出的多肽很快折叠,
再结合,但是,如
会马上同这种蛋白结合,使蛋白质处于未折叠或者同别的亚基共同组装成完整的蛋白质。正确折叠和装配的蛋白质不会同果蛋白质进行了不正确的折叠或错误的装配
,
的状态,从而防止了错误的折叠。
(2)是防止新合成的蛋白质在转运过程中变性或断裂。也就是说蛋白质在转运到内质网的过程中需要的帮助。
通过重组技术,将酵母中编码蛋白的基因突变成温度敏感型后,当
的转移也会丧失,推测由于的功能提高细胞培养温度时
,
丧失,导致蛋白质在
10.有丝分裂器 的功能就会停止,
蛋白质向中的聚集,抑制了新生肽向的转移。
【答案】有丝分裂器是一个动态的结构,在中期细胞中包括两部分:①纺锤体,是由对称的微管束组成的形似橄榄球的结构,在细胞的赤道板被染色体一分为二;②星体,在纺锤体的两端各有一个,为一簇呈放射状的微管。
二、简答题
11.G 蛋白在细胞质膜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中的功能及其调节。[南京师范大学2004研]
【答案】(1)G 蛋白在细胞质膜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中的功能
G 蛋白能够将受体接受的信号传递给效应物,产生第二信使,进行信号转导,某些G 蛋白还可直接调节某些离子通道的通透性。
(2)G 蛋白在细胞质膜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中的调节
G 蛋白由三个不同亚基组成。配体和受体结合,诱导GTP 与G 蛋白结合的GDP 进行
水解为^后,则处于失活状态。 交换,GTP 结合的G 蛋白处于活化状态,激活位于信号传导途径中的下游分子如腺苷酸环化酶。G 蛋白a 亚基具有内源GTP 酶活性,当
G 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主要有两条:一条是cAMP 信号通路,另有一条是磷脂酰肌
醇信号通路。前者是配体与受体结合,激活偶联的G 蛋白,G 蛋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产生第二信使cAMP ,引发下游细胞事件。后者也是配体与受体结合激活偶联的G 蛋白,活化的G 蛋白激活质膜上的磷脂酶C ,使水解为和DAG 两个第二信使,可动员细胞办释放,DAG
,分别激发细胞的下游事件,又称“双信使系统”。 可激活蛋白激酶C (PKC )
12.红细胞膜骨架蛋白的主要成分有哪些?
【答案】通过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显示,红细胞膜蛋白主要包括血影蛋白(红膜肽)、锚蛋白、带3蛋白、带4.1蛋白和肌动蛋白,也有一些血型糖蛋白。其中,血影蛋白、肌动蛋白、锚蛋白和带4.1蛋白是红细胞膜骨架的主要成分。
13.内质网中具有哪些保证蛋白形成正确折叠的机制?
【答案】内质网中保证蛋白形成正确折叠的机制如下:
(1)ER 膜腔面含蛋白二硫键异构酶,可切断错误的二硫键,帮助新蛋白重新形成正确二硫键并正确折叠。
(2)结合蛋白可识别未装配好的蛋白亚单位或错误折叠蛋白,促进其重新折叠与装配。 (3)畸形肽链被识别后可通过易位子进入胞质,被蛋白酶体降解。
14.简要说明进行细胞拆合所使用的方法。
【答案】细胞拆合技术是把细胞核与细胞质分离开来,然后把不同来源的细胞核与细胞质相互配合,形成核质杂交细胞。又可分为细胞核质分离技术和细胞核质重组技术。
方法包括:(1)物理法,采用机械法或UV 法。机械法指用显微操作仪吸出细胞核,移入到新的去核细胞中的方法;UV 法指紫外线照射去除细胞核的活性,再移入新的细胞核。(2)化学法。细胞松弛素B 处理诱发细胞向外排核,形成胞质体及微核体,将不同的胞质体和核体重新融合形成新的杂交细胞。
15.蛋白聚糖在细胞外基质中的功能是什么?
【答案】(1)蛋白聚糖或透明质酸/蛋白聚糖复合物构成了细胞外基质的基础,由于是高度酸性的且带负电荷,因此能够结合大量的阳离子,这些阳离子又可结合大量的水分子,这样,蛋白聚糖形成了多孔的、吸水的胶状物,如同包装材料,填充在细胞外基质中。蛋白聚糖的这种性质,使细胞表面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从而具有抗挤压能力,对细胞起保护作用。由于透明质酸可游离存在,所以在细胞外体液和滑液中透明质酸的浓度很高,提高了体液和滑液的黏度及润滑性。
(2)单个的蛋白聚糖和透明质酸/蛋白聚糖复合物直接与胶原纤维连接形成动物细胞外的纤维网络结构,不同类型的胶原和不同类型的蛋白聚糖连接形成不同的纤维网络,对于提高细胞外基质的连贯性起关键作用。
(3)白聚糖还可作为细胞黏着的暂时性或永久性位点。暂时性的黏着发生在胚胎发育中,对于单个细胞及细胞层的移动具有重要作用。另外,蛋白聚糖对于细胞分化也十分重要,同时也与细胞癌变有关。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