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F0707政治理论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
【答案】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①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每一个中国公民都要把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②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③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促进民族团结
①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基础,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是各个民族每一个成员的神圣职贡和光荣义务。
②要深化对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认识,认真学习国家关于民族事务的法律法规,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历史,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意识,坚定“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
③要立足生活实际,坚持从自身做起,在与其他民族同胞接触交往的日常生活中,尊重兄弟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④要坚持原则、明辨是非,旗帜鲜明地与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3)维护祖国统一
①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实现和平统一首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为和平统一创造更充分的条件。
②大学生要自觉做维护祖国统一的模范,努力学习掌握党和国家实现祖国统一的方针、政策及相关法律,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统一做出自己的贡献。
(4)增强国防观念
①国防是国家为抵御外来侵略与颠覆,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而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国防观念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国防建设的目的、内容、途径和重要性等问题的认识。在我国,国防观念鲜明她反映了全国人民对防御外来侵略、捍卫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和国家根本利益的自觉关注。
②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报效祖国、弘扬爱国卞义精神的重要体现; 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 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5)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①新的国家安全观不仅包括传统的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还包括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等。其中,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
②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自觉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义务。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义务,国家安全法、保守国家秘密法、国防法、兵役法等法律明确规定了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各项具体的法律义务。
2. 大学生怎样才能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答案】大学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1)认识大学生活特点,了解大学生活的变化
大学生活的新特点:宽松与自主并存的学习环境; 统一与独立并存的生活环境; 丰富与平等并存的人际环境; 多彩与严谨并存的课余环境。
(2)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确立独立生活的意识; 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不断提高生活上的自理能力,包括一些基本的生活能力; 学会用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客观地对待别_人的优势。
(3)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①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动的学习,它要求同学们有一明确的学习目的,自觉适应专业要求和社会需要,积极主动地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和方法,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②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学习应该是全面的,不仅要认真学好专业知识,而且要学好与专业有关的其他方面的知识,学好有利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各方面知识。
③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创新学习是一种以求真务实为基础,采取创造性方法,积极追求创造性成果的学习。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人才和各个行业的骨干,更需要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和拓展自己的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发挥重要作用。
④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大学阶段,同学们要学习和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同时要为今后继续学习、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大学毕业只是告别学校,并不是告别学习。不断学习新知识、获得新本领,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4)培养优良学风
①勤奋。就是要刻苦努力、不畏艰难、锲而不舍、永不懈怠。
②严谨。就是要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做到严肃、严格、严密。
③求实。就是要确立求真务实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 ④创新。就是要不拘陈规,敢为人先,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思维。
3. 怎样认识和实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
【答案】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一次系统明确地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大学生掌握并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加强诚信道德建设,增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是提高自身道德素质、锤炼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
(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
①爱国守法。强调公民应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地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和护法; ②明礼诚信。强调公民应文明礼貌、诚实守信、诚恳待人;
③团结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和睦友好、互相帮助、与人友善;
④勤俭自强。强调公民应努力工作、勤俭节约、积极进取;
⑤敬业奉献。强调公民应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社会。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适用于不同的社会群体; 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2)大学生应在三个重要环节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
①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产生认知和认同,全面掌握其内容和要求;
②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作为行为标准,正确进行道德判断和作出道德选择;
③积极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得到陶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提高。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既是从最基础、最重要的道德规范方面,对已有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具体化,与己有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又是从公民道德建设方面,对已有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内容进行的新的扩展和完善。这是我国在道德建设方面取得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通俗易懂、简明易行,有利于公民道德的具体实践,有利于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
4.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
【答案】作为青年大学生,必须紧密团结,“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要求每一个中国人都用自己的勇气、智慧、创造精神争取美好生活的梦。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责任已一步步落到我们青年大学生身上。
(1)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一个中国人的。只有每个人都为奋斗,才能实现中国梦。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未来的,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奋斗。我们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只有国家好、民族好,我们每个人才会好; 只有民族、国家实现科学发展,个人才能实现全面发展。
(2)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大学生必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这一伟大时代成长起来的优秀群体,对青年学生而言,最实在的行动就是要刻苦学习、实现价值。
(3)大学生要肩负时代众人,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践中成长成才。作为一名当代青年大学生,一定要用“中国梦”丰富自己的价值愿景; 用爱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