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硕之《外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内部复习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刻板印象

【答案】刻板印象是李普曼在他的代表作《舆论》中提出的概念,又称刻板成见,这个概念是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这种观念或印象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刻版印象可以为人们判断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但也阻碍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个人有个人的刻板印象,一个社会也有其社会成员广泛接受的通行的刻板印象,因此,它也是社会控制的一种手段。

2. “105人事件”

【答案】"105人事件”是由日本当局制造的一起在朝鲜近代史上臭名昭著的事件。日本当局大肆逮捕、囚禁包括新闻界人士在内的爱国人士。他们借口驻朝鲜的日本总督寺内正毅准备参加1911年12月28日鸭绿江铁路大桥竣工仪式时,发现沿途有企图暗杀他的人,因此在朝鲜国内搜捕了七百多名爱国志士,最后判处105人半年到10年徒刑,包括曾在《皇城新闻》、《大韩每日申报》任负责工作的尹致昊、梁起铎、安泰国、林蛋正等人。

3. 《铁嘴报》

【答案】《铁嘴报》是法国大革命期间社会俱乐部的机关报,由修道院院长毛劳德·福适和记者尼古拉·邦维尔创办。该报秉承社会俱乐部的宗旨,宣传平均分配土地,限制过多财产,主张财产平均主义。社会俱乐部由第三等级的代表组成,被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与后来的共产主义运动一脉相承。

4. 印度联合新闻社

【答案】印度联合新闻社于1961年成立并开始发稿,是印度第二大通讯社。印度独立后,一些报人不满印报托的垄断和它的亲国大党观点,准备建立与印报托竟争的另一通讯社,于是《印度时报》、((印度斯坦时报》、《政治家报》、《印度教徒报》等大报发起并成立了印度联合新闻社。1976年印度联合新闻社被政府强行并入印报托,1978年4月又决定将其从中分离出来。国内新闻采用率高,但国际新闻方面,该社还不能与印报托抗衡。

二、简答题

5. 《人民之友报》的创办及其意义。

【答案】(1)《人民之友报》的创办经过

马拉是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的领袖之一、杰出的革命报刊活动家和新闻记者。1789年9月12日马拉创办《巴黎记者报》,16日改名为《人民之友报》,发表许多政论文章,宣扬暴力革命,谴责君主立宪派的妥协行为,后受到迫害,被捕入狱,《人民之友报》停刊。共和国成立后,1792

年9月22日又改名为《法兰西共和国报》,仍坚持革命方针,与吉伦特派反人民的行径作斗争。

(2)《人民之友报})的意义

《人民之友报》在马拉的主持下,成为法国大革命中办的最出色、最有影响的报纸,是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主要喉舌。该报结合革命进程大力抨击封建势力的腐朽本质和反革命阴谋,及时揭露大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和叛变倾向,坚定地主张依靠人民,实行革命专政; 及时反映人民的呼声和要求,主张颁布限价法,严惩奸商。这些主张后来在雅各宾派专政时付诸实现。

6. 《真理报》的特点。

【答案】在整个l 一月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真理报》具有的特点如下:

(1)宣传目的明确。

(2)阶段重点突出。

(3)紧跟党的方针政策:采取集中连续报道的形式,努力使党的声音深入到广大民众之中,并化为千百万人民具体的革命行动。

(4)《真理报》特别注意发挥无产阶级政治报刊指导性的作用,不懈地教育、组织、鼓动工农群众,使其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一致对敌,共同前进。

三、论述题

7. 试分析《泰晤士报》在当代趋于衰落的原因。

【答案】在经历了初创阶段的辉煌和黄金时代的尊崇之后,《泰晤十报》开始日趋衰落,原因如下:

(1)印花税的废除,报价普遍降低以及廉价报刊的冲击。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一一特别是在沃尔特第三去世后,随着英国报纸印花税法的废除,英国报纸的报价普遍降低了。以《每日电讯报》的崛起为标志,迅速地产生了一大批廉价报刊。在这批大众化廉价新型报刊冲击下,墨守成规、高贵自重的《泰晤士报》的处境日益窘迫,虽然它仍以大量出色的“独家新闻”和巨大的社论影响力占据报坛之首,但它的发行量占优势的时代却结束了。这是因为该报高额的成本所带来的高昂售价所造成的。

(2)《泰晤士报》的丑闻事件严重损伤了其威望和元气。1887年,《泰晤士报》为了打击爱尔兰自治运动的首领查尔斯·帕内尔,轻易地相信了一个爱尔兰骗子理查德·皮格特的谎言,用1780英镑的高价从他的手里买下了一批信件,这些信件的内容显示帕内尔对爱尔兰恐怖分子的一次残暴的暗杀活动负有责任。为了打击爱尔兰自治运动,《泰晤士报》没有经过审慎的核实就匆忙草率地以显著的版面发表了一组题为“帕内尔主义与罪行”的文章,把上述信件作为帕内尔犯罪的原始证据陆续加以刊登,掀起了一场耸人听闻的连续报道和声讨帕内尔的舆论浪潮。后经调查发现这些信件纯属伪造。法庭判决《泰晤士报》无条件地从版面上撤销这些信件和相关文章,公开在报纸上向帕内尔道歉,《泰晤士报》总共为此案付出了25万英镑。报纸声誉遭受巨大损失。

(3)《泰晤士报》固守传统,其主体版面设计风格和样式竟长达一个世纪而未改变。到1880年时,陈旧保守的《泰晤士报》已显得离时代脉搏相去甚远了。报纸的里页中挤满了迟到的消息和冗长的政论文章,这些文章排在何处,怎么编排,完全由印刷工人自行决定。报纸的头版仍保持着传统:用来刊登广告和一些陈旧的新闻,这种状况在20世纪初己很难继续维持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