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666教育学基础综合之教育研究方法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实验研究的重点放在( )。
A. 变量之间的关系
B. 阐明教育理论
C. 解释教育现象
D. 阐明教育事实
【答案】A
【解析】在实验研究中,重点应该注重变量之间的关系。
2. 下列不属于访谈调查特点的是( )。
A. 灵活性强
B. 调查具有匿名性
C. 不受书面语言文字的限制
D. 可以使用复杂的访谈提纲
【答案】B
【解析】非常容易和方便可行,引导深入交谈可获得可靠有效的资料;团体访谈,不仅节省时间,而且与会者可放松心情,作较周密的思考后回答问题,相互启发影响,有利于促进问题的深入而不受书面的语言文字的局限;访谈提纲是在访谈前已经完善的,因此准备比较充分。
3. 下面关于历史研究方法,不确切的表述是( )。
A. 抽象的分析方法
B. 历史的分析方法
C. 逻辑的分析方法
D. 历史研究中的阶级分析方法
【答案】A
【解析】历史的分析方法包括:历史的分析方法:通过整理、排比史料,在错综复杂的历史中分析和清理出发展线索,明确其内在的相互关系或因果关系,论定问题的是非;逻辑的分析方法:运用逻辑学方法去认识研究历史上的教育问题;历史研究中的阶级分析方法:应用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观察和分析阶级社会教育历史现象和评论教育史人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4. 从调查研究课题的提出上说,一项教育调查研究的课题,没有涉及的项目是( )。
A. 改善教育实践策略
B. 指导教育决策
C. 深化教育理论知识
D. 明确进行该项教育调查的目的和任务
【答案】A
5. 教育研究课题的可行性包含( )三方面的条件。
A. 客观条件、主观条件、时机问题
B. 主观条件、客观条件、研究客体个性特点
C. 课题研究者的主观条件、客观条件、时机问题
D. 课题研究者的主观条件、课题研究者的客观条件、时机问题
【答案】A
【解析】可行性包含以下几方面的条件:①客观条件。除必要的资料、设备、时问、经费、技术、人力、理论准备等条件外,还有科学上的可能性;②主观条件。指研究者本人原有知识、能力、基础、经验、专长,所掌握的有关这个课题的材料以及对此课题的兴趣;③时机问题。选题
必须抓住关键性时期,什么时候提出该研究课题要看有关理论、研究工具及条件的发展成熟程度。
6. 下面( )不属于取样的基本方法。
A. 简单随机取样
B. 系统随机取样
C. 分层随机取样
D. 个体随机取样
【答案】D
【解析】取样的基本方法有:简单随机取样,即总体中每个成员被选入样本的概率都不为零的取样方法;系统随机取样也称为等距抽样、机械抽样,先将总体各个观测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编号并分成数量相等的组,使组数与取样数相同,然后从每组中依事先规定的机械次序抽取对象;分层抽样也称为类型抽样、配额抽样,是将总体按一定标准,即单位属性特征(变异度的大小)分成若干层次或类别,然后再按总体中具有各类特征的对象所占的比例,在总体中随机抽取同样比例的样组成分的取样方法;整体随机取样是指以群为单位从较大的群总体中随机选择样本,被选群内所有成员都被包含在样本之中的抽样方法。
7. 下面( )不属于实证研究。
A. 教育调查
B. 教育观察、访谈、测验
C. 文献综述
D. 教育实验
【答案】C
【解析】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与教育科学的实证研究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研究方式。教育调查、观察、访谈、测验及教育实验等均属实证研究,是形成科学事实的方法。
8. 下面有关历史研究法局限性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历史文献的搜集和考证比较困难,影响到历史研究的可靠性问题。
B. 历史文献的理论内容受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很容易造成失误。
C. 历史研究中无法做精确的质的分析。
D. 历史研究中无法做精确的量的分析。
【答案】C
【解析】历史是按年代顺序,经历了一个时间空间错综复杂的发展过程,而历史文献常常是滞后记载,历史史料十分零散,很不系统。由于搜集和考证分析这些史料的困难,影响到历史研究的可靠性问题;历史文献的理论内容,是经过“加工”的抽象形态,留存着加工者们的主观认识;而历史研究过程对史料的分析取舍,又受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很容易造成失误;历史研究中无法做精确的量的分析。
9. 同其他文献相比,二次文献具有( )。
A. 原始性
B. 客观报导性
C. 主观综合性
D. 客观系统性
【答案】B
【解析】二次文献具有客观报告性、汇编性和简明性,是对一次文献的认识,是检索工具的主要组成部分。
10.教育研究中的三次文献又称( )。
A. 原始文献
B. 检索性文献
C. 参考性文献
D. 资料来源
【答案】C
【解析】三次文献是在利用二次文献基础上对某一范围内的一次文献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综合浓缩而成的参考性文献。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