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355建筑学基础之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透视门

【答案】透视门是一层层逐渐缩小的圆拱集合起来而有深度的大门。基督教时期教堂墙垣很厚,以致门窗洞很深,为了减轻建筑的沉重感,将门窗的墙壁做成一排排锯齿形装饰,如法国阿尔勒城圣特洛圣母教堂。

2. 帕拉第奥

【答案】帕拉第奥(1508~1580年)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建筑师,著有《建筑四书》。其设计作品以邸宅和别墅为主,最著名的为位于维琴察的圆厅别墅,此外还有威尼斯的圣马焦雷教堂等。其建筑设计和著作的影响在18世纪时达到顶峰,所谓“帕拉第奥主义”在当时传遍世界各地。

3. 纳兰科圣马利亚殿

【答案】纳兰可圣玛利亚殿是兼有罗马建筑与拜占庭建筑的双重风格的教堂。该教堂内部大殿采用筒形拱,侧面则采用半圆形拱门。此教堂最具代表性的是其东西立面上,无论上下结构还是左右墙面的分配都采用三段式,这种设置方法又被称为“三三制”结构,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建筑形式。

4. 卵形装饰

【答案】卵形装饰是卵形与枪尖形的组合式线脚。由于二者都采用了较为简单的表现形式,所以整个线脚也显得简练而大方。卵形或叶片形的弧形面通常是圆或椭圆形的四分之一个面。卵形的线脚装饰从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出现,其样式也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的过程。各个国家对古典建筑及装饰样式的接受程度不同,表现方式也不同。

二、简答题

5. 写意庭院、枯山水、回游式园林是哪国的园林艺术?

【答案】写意庭院、枯山水、回游式园林都是日本的园林艺术,其特点分别如下:

(1)写意庭院

写意庭院最大特色是“一木一石写天下”。在禅宗的寺院里,一些僧侣借鉴了中国的园林和山水画,特别是北宗山水画,发展了一种“写意庭园”。

(2)枯山水

“枯山水”,又称“涸山水”、“唐山水”。枯山水用石块象征山峦,用白沙象征湖海。利用每块石头本身的特点,单独地,或适当组合,使峰峦、沟壑、余脉等等合乎自然。大面积的水用白沙象征。为了保持恰当的尺度,不植高大的树木,只植少量天矫多姿的。精心控制树形而又尽力保持它的自然。不种花而种蕨类或青苔。

(3)回游式园林

供人在其中漫步游赏的园林叫回游式园林。

①巧于剪裁,裁取大自然中各种典型的美景,再现于园林之中,而舍去它的平淡部分。 ②曲折,借曲折以延长游览路径,变化景色。

③增加层次。曲折就能增加层次,再加上岛、冈、桥、林的掩映。

④缩小尺度。曲折多,层次多,尺度就小。建筑物也避免过大的体积。

⑤分区设景,各区之间性格的差异十分显著,以增加园林风景的丰富性。

6. 古西亚建筑的成就?

【答案】古西亚建筑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造了以土为基本原料的结构体系和装饰手法,包括夯土墙一一土坯砖和烧砖、面砖、彩色玻璃。住宅和宫殿一般用土述砌墙,墙体厚重。房顶的做法是在土坯墙头排树干,铺芦苇,再拍一层土。

(2)早在公元前四千纪之末,出现了券拱技术,但因为缺乏燃料,砖的产量不大,所以券拱结构没有发展,只用于仓库、坟墓和水沟,住宅、宫殿和庙宇只在门洞上发券。

(3)公元前三千纪起,宫殿和庙宇的大门的形制逐渐形成:一对上面有雉堞的方形碉楼夹着拱门。拱门门道两侧有埋伏兵士的龛。这种门制为西亚大型建筑物普遍采用,并且传到古埃及。

(4)色彩斑斓的饰面技术。两河流域下游古代建筑对以后影响最大的是它的饰面技术和相应的艺术传统。琉璃砖、土坯墙的保护和建筑物的彩色饰面因为有了琉璃砖而大大提高了一步。

7. 都铎风格产生于哪国?

【答案】(1)都铎风格产生于英国。

(2)其特点包括:

①室外:红砖立面、白石细部、形体起伏、柱式自由、方额窗口、四圆心券。

②室内:贴深色木板、浅灰色抹灰、曲直线格子相交、垂钟乳状装饰。

8. 部雷与列杜有哪些主要建筑设计作品?应当怎样评价他们的设计?

【答案】(1)部雷与列杜的主要建筑设计作品

①部雷的建筑作品有牛顿纪念堂,国民工会大厦。

②杜列的建筑作品有45座巴黎的税关(维莱特城关)。

(2)对其设计的评价

①他们构思新颖,突破了“尊卑雅俗”的陈腐观念。

②但是他们没能够看到他们理想的新社会制度中不可避免的矛盾。

三、绘图题

9. 圣马可广场平面。

【答案】

10.罗马君士坦丁堡凯旋门。

【答案】

四、论述题

11.简述意大利的罗马式建筑的发展概况。

【答案】意大利的罗马式建筑情况比较复杂,主要表现在:

(1)因不同地区的环境差异而显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还因为各城邦之间、教皇与皇帝之间的斗争而各具特色。

(2)由于意大利本土占希腊和古罗马建筑的历史非常悠久,所以其建筑风格也较之其他地方保守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