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国际经济学之国际金融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概念题

1. 汇率变动的资本供给效应和劳动供给效应

【答案】(1)汇率变动的资本供给效应

对资本K 而言,K 可以分为

分,

资本的表示通过经常账户所得收入中转化为K 的部表示本国经济在内循环过相应增加;表示通过资本与金融账户中长期资本流入转化为K 的部分,程中完成的资本积累。当本国货币贬值(名义汇率e 值上升)时:①经常账户收入增加,转化为相应增加;②等量外国资本流入所能兑换的本币值增加,即转化为资本的

也相应增加。因此,本国货币贬值会引起③在经济增长的约束条件下,本国货币贬值要求本国货币供应量同时増加,收入效应和实际货币余额效应使储蓄增加,储蓄转化为资本的

(2)汇率变动的劳动供给效应

对劳动L 而言,随着本币贬值,总需求上升,本国企业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对劳动的需求提高,企业为了吸引更多的劳动而提高工资水平,从而劳动供给増加。这种效应被称为汇率变动的劳动供给效应。

2.

【答案】

济学家勒纳

(A.P .Lemer )在研宄既定的进出口供给条件下一国货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时提出的贬值改善国际收支的条件。在假定贸易商品进出口供给弹性无穷大的前提下,一国货币贬值能否改善国际收支取决于本国贸易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假定以X 表示本币计值的出口量,M 表示外币计值的进口量,E 表示外汇汇率,B 表示以外币计值的贸易收支差额,则有:

对外汇汇率E 求导、并变形有:

令:分别表示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弹性的绝对值,则有:

由于假设初始国际收支处于均衡状态,即ME=X, 有:

很显然,当时,,即本币贬值有助于改善国际收支。条件

的增加,即资本供给的増加,这种效应被称为汇率变动的资本供给效应。 中文译为“马歇尔-勒纳条件”,马歇尔-勒纳条件是美国经

就是马歇尔-勒纳条件。马歇尔-勒纳条件表明,在进出口供给弹性无穷大的前提下,只要一国进出口需求弹性绝对值之和大于日本国货币贬值就会改善国际收支状况。而且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越大,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状况改善的作用越大。

马歇尔-勒纳条件是弹性分析法的核心,也是一国是否采用货币贬值政策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的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但马歇尔-勒纳条件是以进出口商品供给弹性无穷大为前提,在充分就业条件下,这一假设显然并不存在。因此,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应用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3. 区域货币同盟

【答案】区域货币同盟是区域货币合作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指通过法律文件(共同遵守的国际协议)就货币金融的某些重大问题进行的合作。

4. 投资基金

【答案】投资基金指通过发行基金单位,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基金托管人托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资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是一种间接的金融投资机构或工具。投资基金按不同划分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公司型投资基金与契约型投资基金、成长型投资基金和收入型投资基金及平衡型投资基金等。

投资基金一般从事股票、债券、外汇、货币等金融工具投资,以获得投资收益和资本增值,其特点是:组合投资、分散风险、专家理财、规模经济。投资基金具有积累个人财富、价值贮藏和获取高收益的投资功能。

5. 复汇率

【答案】复汇率又称“差别汇率”或“多重汇率”。它是某些外汇管制国家对汇率管制的方式之一。指一国货币当局对外汇汇率人为地规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汇率,不同汇率适用于不同类别交易项目的制度形式。复汇率根据需要对不同的交易实行歧视性待遇,原则是对需要鼓励的交易规定优惠的汇率(如对出口规定适用较高的外汇价格,对先进技术设备的进口适用较低的外汇价格等),对需要限制的交易则规定不利的汇率(如对奢侈品进口和资本输出用汇规定适用较高的价格)。在有些国家,只存在两种或三种的歧视性汇率,在有些国家则规定有多达几十种的歧视性汇率。

6. 巴塞尔协议

【答案】巴塞尔委员会为了防止银行业出现大规模的危机,于1988年正式通过了《巴塞尔银行业条例和监管委 员会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即巴塞尔协议。其主要内容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1)资本的组成。银行资本组成应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部分,附属资本包括未公开的储备、重估储 备、普通准备金或呆账准备金、带有债务性质的资本工具等,核心资本由银行股本及从税后保留利润提取的公开 储备组成。两部分之间应维持一定比例,即核心资本占银行全部资

本的50%以上。

(2)标准化比率目标。国际大银行的资本对加权风险资产的目标比率应为8%, 其中核心资本至少要占总资 本的50%,一级资本比率不应低于4%。附属资本内普通贷款准备金不能高于风险资产的1.25%, 次级长期债务 的金额不得超过一级资本的50%。

(3)风险加权的计算。巴塞尔委员会认为,要评估银行资本是否充足,可以根据其广泛的相对风险,将资 本与资产负债表上不同种类资产以及表外项目进行加权,制定出的风险加权比率。表内资产项目的风险分为从

“无风险”到“十足风险”四级,以0、20%、50%、100%给定风险权数。表内风险资产的计算公式为:表内风 险资产=2:表内资产额x 风险权数。表外资产项目的风险按“信用换算系数”划分为从“无风险”到“十足风险” 四级,以0、20%、50%、100%给定信用换算系数。表外风险资产的计算公式为:表外风险资产=E表外资产×信用转换系数×表内相对性之资产的风险权数。

此外,表外项目中与外汇和利率有关的或有项目用现时风险暴露法 和初始风险暴露法予以处理。

(4)过渡期和实施的安排。巴塞尔委员会做出一些过渡的安排,以保证在1992年之前成员国的银行提高资 本比率并达到这个共同的最低标准。从巴塞尔协议到1992年底大约有4年半时间,资本风险资产比率最低标准为7.25%,资本中至少有一半应该是核心资本。在过渡期初衡量银行的资本状况时,核心资本的比例可包括附属资本成分。

7. 货币乘数

【答案】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应M 与基础货币B 之比。对于决定货币乘数的具体因素,中央银行不能直接控制,但可以通过对其施加影响来控制货币供应量。决定货币乘数的因素一般有以

下5项:现金比率、超额准备率、定期存款准备率、活期存款准备率、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的比率。

(1)现金比率。即流通中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现金比率对乘数的确定有重大影响,现金比率越高,货币乘数也越高;反之亦然。

(2)超额准备率。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率越高,货币乘数就越小;反之,越大。

(3)定期和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法定准备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反之,越大。

(4)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的比率上升,货币乘数变小;反之,变大。

8. 支出增减政策

【答案】支出増减型政策是指改变社会需求或支出总水平的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类政策通过改变社会总需求或总支出水平,来改变对外国商品、劳务和金融资产的需求,达到调节国际收支的目的。财政政策是政府利用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公债对经济进行调控的经济政策,它的主要工具包括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和公债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与利率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它的主要工具是公开市场业务、利率以及法定准备金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可以直接影响社会总需求,由此调节内部均衡;

同时,社会总需求的变动又可以通过边际进口倾向影响进口和通过利率影响资金流动. 由此调节外部平衡。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具有压低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的作用。当社会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