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昌大学医学院656细胞生物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细胞周期同步化
【答案】细胞周期同步化是指在自然过程中发生的或经人为处理造成的所有细胞处于同一细胞周期阶段的过程。前者称为天然同步化,后者称为人工同步化。人工同步化包括人工选择同步化和人工诱导同步化(DNA 合成阻断法和分裂中期阻断法)。
2. SRP
【答案】SRP 的全称为中文名称是信号识别颗粒。SRP 是指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质中,由300个核苷酸组成的7SRNA 和六种蛋白结合组成的复合体,一般游离在细胞质中。当新合成多肽的信号肽从多聚核糖体上延伸暴露出来,能与信号肽识别颗粒结合,接着与内质网停泊蛋白SRP 受体结合,从而将新生肽和核糖体带到内质网上。SRP 上有三个结合位点:信号肽识别结合位点,SRP 受体蛋白结合位点,翻译暂停结构域。
3. 应力纤维
【答案】真核细胞胞质内由微丝平行排列构成的微丝束称为应力纤维。它参与黏合斑的形成和细胞的移动。在细胞的形态发生、细胞分化和组织形成中,应力纤维具有重要的作用。
4. synapsis
【答案】synapsis 的中文名称是联会。联会是指减数分裂前期的偶线期,同源染色体发生配对,来自父母双方的同源染色体逐渐靠近,沿其长轴相互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过程。联会形成四分体,由两条染色体共四条染色单体组成。
5. 核体
【答案】
核体是指高等真核细胞的间期核内除染色质与核仁结构外,在染色质之间的空间所含的许多形态上不同的亚核结构域。如螺旋体和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体。
6.
【答案】的中文名称是酶联受体。通常与酶连接的细胞表面受体又称催化性受体,目前已知的酶联受体都是跨膜蛋白,当胞外信号(配体)与受体结合即激活受体胞内段的酶活性。主要包括①受体酪氨酸激酶;②受体丝氨酸/苏氨酸激酶;③受体酪氨酸磷酸酯酶;④受体鸟苷酸环化酶;⑤酿氨酸蛋白激酶联系的受体。
7. 阻遏
【答案】阻遏是指基因的表达在信使合成(转录)阶段为特异的调节因子(阻遏物)所
抑制,使细胞内特定的酶或酶系合成率降低的现象。当特定的代谢物质在细胞内的浓度增加时,阻遏物就被活化,而相应结构基因群(操纵子)的特异物质的产生就受到抑制。
8. 微管蛋白流
【答案】微管踏车学说认为微管组装过程中,在
端解聚下来,又到正极端聚合的流动称为微管蛋白流,但
等条件下,微管蛋白异二聚体不 不存在时,微管蛋白流就不会发生。断地在微管正极端聚合使微管延长,而微管的负极端则因微管蛋白的解聚缩短。微管蛋白从负极
二、选择题
9. 膜蛋白高度糖基化的细胞器是( )。
A. 溶酶体
B. 高尔基体
C. 过氧化物酶体
D. 线粒体
【答案】B
【解析】多数细胞膜上的膜蛋白和分泌蛋白都是糖蛋白,在细胞质基质和细胞核中绝大多数蛋白质都无糖基化修饰,而在糙面内质网上合成的大多数蛋白质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发生了糖基化。
10.在叶绿体中,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正常进行相适应的结构是( )。
A. 叶绿体外膜
B. 叶绿体内膜
C. 基粒中囊状结构的薄膜
D. 基质
【答案】C
【解析】光反应是在类囊体膜上由光引起的光化学反应,通过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分子吸收、传递光能,并将光能转换成电能,进而转换为活跃的化学能,形成A TP 和NADPH 的过程。暗反应是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不需光(也可在光下)的酶促化学反应,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 和NADPH ,
使还原为糖类等有机物,即将活跃的化学能最后转换为稳定的化学能,积存于有机物中。
11.下列对协助扩散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转运速率高,存在最大转运速率
B. 需要膜转运蛋白的“协助”
C. 对物质的转运是非特异性的
D. 物质由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转运
【答案】C
【解析】比较不同分子的
A. 分为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
B. 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都需要核定位序列
C. 主动运输的有效孔径比被动运输大
D. 小GTP 酶Ran 在核质间穿梭
【答案】B
【解析】入核的被动运输不需要核定位信号,但其分子量要足够小。
13.有关蛋白质的折叠与装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蛋白二硫异构酶可以切断错误形成的二硫键,使蛋白质形成自由能较低的蛋白构象
B. 没有二硫异构酶的存在,新合成的蛋白质不能正确折叠
C. 结合蛋白可以识别不正确折叠的蛋白或未装配好的蛋白亚单位
D. 蛋白二硫异构酶和结合蛋白都具有4肽信号,以保证它们滞留在内质网中
【答案】B
【解析】没有蛋白二硫异构酶,新合成的蛋白也可以正确折叠,但它的存在大大加快了这一过程。
14.关于线粒体的主要功能叙述( )。
A. 由丙酮酸形成乙酰辅酶A
B. 进行三羧酸循环
C. 进行电子传递、释放能量并形成
D. 最确切
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直接能量。【答案】D 【解析】(1)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氧化磷酸化,合成
线粒体是糖、脂肪和氨基酸最终释能的场所。
(2)糖和脂肪等营养物质在细胞质中经过酵解作用产生丙酮酸和脂肪酸。这些物质选择性地从细胞质进入线粒体基质中,经过一系列分解代谢形成乙酰即可进入三羧酸循环。三羧酸循
的磷酸化,生成高能磷酸
,最后传递给氧,生成水。在此过程中能量环脱下来的氢经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链(呼吸链)水平较高的电子,经过电子传递降到较低水平,
所释放的能量通过
键从能量转换的角度,线粒体内膜起着主要作用。
值,膜转运蛋白对物质的转运是特异性的。 12.关于核孔复合体的运输错误的是( )。
15. 如果对重建生活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三维形态感兴趣,你将选择哪种显微技术?( )
A. 冰冻断裂显微镜
B. 共聚焦扫描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