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兰州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国际商务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研究世界文化差异的霍夫斯泰德(Hofstede )模式的主要内容。

【答案】霍夫斯泰德在关于文化差异的实验性研究基础上形成了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模式。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霍夫斯泰德创立了从以下四个维度来研究一种文化的构架体系:

(1)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这一维度表现了一种文化强调个人或者集体意识的程度。个人主义文化提倡努力工作并且鼓励企业的风险投资,从而鼓励创新和改革。相反,在集体主义国家,人们与集体的联系紧密,这里的集体包括家庭和工作团队,维持集体和谐的目标在家庭中表现最为明显。

(2)权力距离

这一维度表现了一种文化对社会不平等的接受程度。权力差距较大的文化中上下级之间的不平等程度较大,组织机构更加等级化,权力来源于声望、个人努力和遗产。另一方面,权力距离较小的文化则更为公平,声望和奖励由上下级共同分享。这种文化体系中的权力来源于努力工作和创业动力,因此通常被认为更加合理。

(3)不确定性的规避

不确定性规避是指组织或群体面对不确定性时所感受到的威胁以及试图通过制定安全规则和其他手段来避免不确定性的程度。高不确定性规避文化的成员将工作安全、职业类型、退休待遇等放在优先地位,他们也更需要规章和条例,经理需要发出清晰的指令,而下属的主动性则受严格的限制。低不确定性规避文化则表现出更愿意冒风险和对变革抵触情绪较少的特性。

(4)男性主义与女性主义

这一维度是探寻性别与工作角色之间的关系。在男性主义文化中,性别角色明显不同,传统的“男性价值观”(诸如成就和有效地行使权力)决定文化观念。在女性主义文化中,性别角色没有很明显的区别,在同类的工作中男人与女人之间几乎没有差异。

霍夫斯泰德之后又补充了他的学说,提出了长期取向和短期取向维度。长期取向的文化关注未来,重视节俭和毅力。他们认为储蓄应该丰裕;固执坚持以达到目标;节俭是重要的;对社会关系和等级关系敏感;愿意为将来投资;重实效的传统和准则以适应现代关系;接受缓慢的结果。这种社会考虑人们的行为将会如何影响后代。在短期取向的文化里,价值观是倾向过去和现在的。人们尊重传统,关注社会责任的履行,但此时此地才是最重要的。

2.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你是支持还是反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理由何在?

【答案】个人倾向于支持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一个地理区域内各国一致同意减少并最终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以便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

(1)区域一体化的依据包括经济和政治两方面的因素。

①区域一体化的经济依据

区域一体化的经济依据比较直截了当。国际贸易方面的经济理论认为,不受限制的自由贸易可使各国专门生产其最有生产效率的商品和劳务。与贸易受到限制的情形相比,自由贸易的结果是,整个世界能生产更多的产品。一国对自由贸易的开放还能刺激该国经济增长,原因是从贸易中取得了动态的收益。国际直接投资能够向东道国转移技术、营销和管理方面的知识。鉴于知识在促进经济增长中所具有的核心作用,一国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开放也可能促进经济增长。总而言之,经济理论证明自由贸易和投资是一种正和博弈,所有的参与国都将获益。

据此,理论上的理想状况就是全部取消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的壁垒。然而,政府干预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也有依据。由于许多政府已经部分或者全部接受了干预的依据,这就使不受任何限制的自由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尽管诸如世界贸易组织之类的国际机构一直在将这个世界推向自由贸易制度,但并未取得完全成功。在一个有众多国家和众多政治理念的世界上,使所有的国家认同一套统一的准则相当困难。根据这种背景,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看作各国从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往来中取得额外利益的一种尝试,这种利益并不能通过诸如世界贸易组织这样的国际协定得到。在有限的几个相邻国家建立一种自由贸易和投资制度,要比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建立类似的制度更加容易。协调和政策统一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寻求达成协议的国家数量的影响。参与的国家越多,需要协调的观点就越多,达成一致的难度就越大。因此,试图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动机就是从自由贸易和投资中获得收益。

②区域一体化的政治依据

在一些建立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和类似安排的尝试中,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治依据也很突出。通过与邻国经济建立联系以及日益增进的相互依赖,相邻国家之间就会产生政治合作的动力,各国之间暴力冲突的潜在可能性因此减少。除此之外,通过形成经济上的国家集团,这些国家在世界上的政治实力也能得到增强。这些方面的考虑是1957年建立欧洲共同体(欧盟的前身)的基础。20世纪上半叶,欧洲经历了两次极具破坏性的战争,而且都是由于某些难以控制的成为单一民族国家的野心引发的。那些曾寻求一个统一的欧洲的人们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使欧洲再次爆发战争成为不可想象的事。许多欧洲人也感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的各个单一民族国家已不再是一个能在世界市场和世界政治领域坚持自己独立地位的强国。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以便与美国以及政治上相左的苏联抗衡的想法必定扎根在许多欧共体奠基人的脑海中。

(2)然而,推动一体化的理由通常并不为一国内部的许多集团所接受,经济一体化确实也存在着它的弊端。

①尽管支持一体化的经济和政治依据十分有力,但绝不是可以轻易实现或维持的。这有两个

主要的原因。

第一,尽管经济一体化能使大多数人受益,但也须付出代价。虽然一个国家在整体上也许从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中获得巨大的利益,但某些特定的集团却可能受到损害。建立一种自由贸易制度需要作出某些痛苦的调整。

一体化的第二个障碍是出于对国家主权的关注。国家主权之所以受到关注,是因为紧密的经济一体化要求各国在一定程度上放弃对一些关键政策,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如税收政策)和贸易政策的控制。这曾经是欧盟面临的主要泮脚石。

②有学者指出,区域一体化的收益是由贸易创造的程度而不是贸易转移决定的。当自由贸易区内低成本的生产商取代高成本的国内生产商时,就会产生贸易创造。当较高成本的外部生产商被自由贸易区内较低成本的外部生产商所取代时也会形成贸易创造。而当较高成本的外部供应商取代了自由贸易区内较低成本的外部供应商时,就会产生贸易转移。只有当贸易创造的数额超过贸易转移的数额时,区域自由贸易协定才会使世界受益。

然而,从理论上讲,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将保证自由贸易协定不会导致贸易转移。根据这些规则,只有在与以前的情况相比,各个成员国对非成员国征收的关税不是更高,或没有对贸易采取更严格的限制措施的条件下才能建立自由贸易区。在大多数情况下,贸易创造是大于贸易转移的。虽然区域一体化有风险,但整体收益大于成本,仍然值得支持。

3. 政府贸易政策应该首先关心谁的利益——生产者(企业及其雇员)还是消费者?

Whose interests should be the paramount concern of government trade policy - the interests of producers (businesses and their employees) or those of consumers?

【答案】消费者的长期利益应当成为政府最基本的考虑因素。可是,相对于生产者,消费者游说政府的可能性较少,能够产生的影响也较小。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世界一流的国内生产者被培育,而且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第一优势,国内消费者也将更富裕。如果有更多十分有力的外国竞争者,一些雇佣者可能会丢掉工作,政府的作用应当是帮助这些雇佣者在更有效率的工作岗位工作,而不是继续在已经没有效率的岗位上。

4. 文化要素对国际商务有什么影响?

【答案】文化要素主要包括语言、宗教、价值观、社会结构、社会制度、风俗、审美、教育和物质因素等方面。文化各要素对国际商务的影响分别如下:

(1)语言。在开展国际商务活动时,不仅要使用口头语言和文字语言,同时也依赖于体态语言和其他非词汇交际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文化的差异。美国教授爱德华•霍尔将文化划分为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语言情境是指围绕一个特定事件所传递的暗示和其他信息,即不同时间、空间、事件、协议下的各种“语言”。高语境文化中的交际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所谈话题的来龙去脉或肢体语言、特殊腔调和环境的细微差别,大部分信息不能通过语言部分直接获得,必须根据实情的前因后果以及自己的揣摩意会才能获得。

(2)宗教。宗教对于商务活动的影响一方面体现为宗教的具体教义对于商务活动的直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