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西公共卫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题库>环境卫生学题库

问题:

[单选,A1型题] 影响环境污染物在体内或靶部位蓄积量的因素是()

A . 摄入量、生物半减期和作用时间
B . 吸收量、排出量和蓄积量
C . 进入途径、排出方式和作用时间
D . 吸收量、排除方式和作用时间
E . 进入途径、排出方式和作用时间

关于旋毛虫病的发病机制,错误的是() 有过敏反应。 成虫导致中毒性损伤。 成虫引起消化道症状。 与机械性作用有关。 骨骼肌受累最明显。 MR成像过程中,金属产生伪影是因为() 干扰主磁场的均匀性。 部分体积效应。 产生热量。 电阻大。 密度大。 男性患者,32岁。因脓毒败血症并发休克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行机械通气治疗,FiO260%,其PaO2仍低于8kPa(60mmHg),拟加用呼气末正压(PEEP),压力选择应该(). 逐步增加压力,以不超过+1.47kPa(+15cmH2O)而PaO2达到8kPa为宜。 逐步增加压力,以不超过+1.96kPa(+20cmH2O)而PaO2达到8kPa为宜。 逐步增加压力,以不超过+0.98kPa(+10cmH2O)而PaO2达到8kPa为宜。 使FiO2降至60%以下,PaO2提高至8kPa以上,压力可以不限制。 休克患者禁忌机械通气和应用PEEP。 男性,40岁,因车祸致颅脑外伤,脾破裂,手术后需在ICU长期镇静,不宜选用的药物是() 依托咪酯。 丙泊酚。 咪哒唑仑。 硫喷妥钠。 吗啡。 描述颌下三角的外科解剖正确的有() 颌下腺的后方为茎突舌骨肌及二腹肌前腹。 颌下三角的底,由浅入深为:下颌舌骨肌、舌骨舌肌及咽下缩肌。 位于下颌骨下缘与二腹肌前、后腹之间。 颌下腺深方走行的神经包括:舌神经、舌咽神经。 颌下三角走行的主要血管有:颌内动脉和面后静脉。 影响环境污染物在体内或靶部位蓄积量的因素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