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50岁,低热,乏力,多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2个月余。体检:脾大明显,肝脏轻至中度肿大,胸骨有压痛。外周血白细胞50×109/L,粒细胞占90%,大量未成熟粒细胞,以中性中幼粒、晚幼粒细胞及以下阶段细胞为主,嗜酸性粒细胞6%,嗜碱性粒细胞4%,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减低。病人经治疗后,症状缓解。大约1年后,病人因不明原因的发热、脾脏进行性肿大、骨关节疼痛再次住院,经检查骨髓中原粒细胞≥20%,原粒+早幼粒≥50%,此时应考虑下列何种疾病() A.粒细胞性类白血病反应。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2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脾脏功能亢进。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
下列各酶中,催化LJDPGA生成的酶是() A.葡萄糖磷酸变位酶。 B.葡萄糖激酶。 C.UDP-葡萄糖脱氢酶。 D.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E.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肠鸣音消失的是() 持续听诊1~2min未听到肠鸣音。 持续听诊8~10min未听到肠鸣音。 持续听诊3~5min未听到肠鸣音。 持续听诊2~3min未听到肠鸣音。 持续听诊6~8min未听到肠鸣音。
通常累及双侧卵巢的病变有()。 间质卵泡膜细胞增生症。 多囊卵巢综合征。 硬化性间质瘤。 高反应性黄体。 Krukenberg瘤。
患者,男,50岁,低热,乏力,多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2个月余。体检:脾大明显,肝脏轻至中度肿大,胸骨有压痛。外周血白细胞50×109/L,粒细胞占90%,大量未成熟粒细胞,以中性中幼粒、晚幼粒细胞及以下阶段细胞为主,嗜酸性粒细胞6%,嗜碱性粒细胞4%,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减低。本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急性感染。 类白血病反应。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病历摘要:男性、57岁,主因劳累后胸痛一月入院,三年前出现劳累后胸痛,长期口服血管扩张剂。查体:一般情况好,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啰音,心率89次/分心电图示ST-T缺血性改变,血清酶谱正常。以下有关冠心病流行病学的描述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