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645生物化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DNA 变性功能发生降低或消失。

2. snRNA 。

【答案】snRNA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也存在于细胞质中,占细胞RNA 总量子大小为58〜300bp , 称小分子RNA 。其中同结构的U-RNA 称

端有帽子结构、分子内含U 较多的称U-RNA ,不

【答案】DNA 变性是指DNA 双链解链,分离成两条单链的现象,不破坏一级结构,而生物

-端无帽子结构的按沉降系数和电泳迁移率排序,

snRNA 多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等。以核糖核蛋白质(RNP )形式存在。

在hnRNA 及tRNA 的加工中有重要作用,其他snRNA 的控制细胞分化、协助细胞内物质运输、构成染色质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

3. 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factor )。

【答案】转录因子是指帮助真核生物RNA 聚合酶识别启动子的蛋白质因子。三种RNA 聚合酶都需要转录因子, 有些是三种酶共有的,有些则是各RNA 聚合酶特有的。

4. 同义密码子。

【答案】同义密码子是指编码同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

5. 复制起点(replication origin)。

【答案】复制起点是体内DNA 复制具有相对固定的起点。DNA 分子中开始复制的核苷酸序列称为复制起点或复制原点。 6.

【答案】

时的温度。

7. 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答案】蛋白质的变性作用是指天然蛋白质受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分子内部原有的高度规则性的空间排列发生变化,致使其原有性质和功能发生部分或全部丧失的作用。

熔解温度是指核酸(DNA )热变性过程中双螺旋解开一半

8. 水解修饰(hydrolytic modification)。

【答案】水解修饰是翻译后修饰的一种方式,通过水解,一条肽链可水解为多种组分,例如P0WC (鸦片促黑 皮质素原)可被水解为多种生物活性肽。

二、问答题

9. 利用你所知道的脂酸生物合成的知识,为下列实验结果作一个解释。

(1)均一标记的碳15和16位上标记

加入到肝可溶性部分得到一个均一标记

的软脂酸。

被转变成

再转变成均一标记

的软脂酸。(2)在

过量的丙二酸单酰CoA 中加入微量的均一标记的

【答案】(1)均一标记的软脂酸,这是脂酸的从头合成过程。

(2)假如仅微量的均一标记的

加入到大大过量的未标记的丙二酸单酰CoA 中,

位上有

标记的软脂酸。

丙二酸单酰CoA 代谢库并没有用14C 标记,因此仅仅形成在

10.写出催化下列反应的酶的分类名称(类型)。

乙酰CoA 并和肝可溶性部分保温得到仅在

【答案】A. 八合成酶类。 B. 氧化还原酶类。 C. 异构酶类。 D. 水解酶类。 E. 转移酶类。 F. 裂合酶类。

11.在经由柠檬酸循环途径被氧化之前,柠檬酸必须先异构化成异柠檬酸,为什么?

【答案】与异柠檬酸的二级醇羟基相比,柠檬酸的三级醇发生氧化反应要难得多,因而该异构化反应为其氧化脱羧提供了一条更容易的途径。

12.(1)一个

酸向阳极移动?哪些氨基酸向阴极移动?

和的混合液在时进行纸电泳,指出哪些氨基

(2)带相同电荷的氨基酸如Gly 和Leu 在纸电泳时常常稍能分开,解释其原因。 (3)假如有一个【答案】(l )是它们的部分羧基以但彼此不能分开。

的混合液,在

的在6左右。在

形式,而氨基几乎全部以的分别是7.6和10.8。在

进行电泳,然后用茚三酮显色。时,这些氨酸基都带正电荷(也就,的形式存在)所以它们都向阴极移动,

时,它们亦带正电荷,所以亦向阴

是3.0,

画出电泳后氨基酸的分布图。分别标明向阳极或阴极移动、停留在原点和分不开的氨基酸。

极移动。但由于它们带的正电荷多,所以能和其他向阴极移动的氨基酸分开。

时,它带负电荷,向阳极移动。

(2)电泳时若氨基酸带有相同电荷则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比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移动得慢。因为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氨基酸,电荷与质量的比小,导致单位质量移动的力小,所以移动慢。

(3)见图, 在的

接近,虽然理论上

时,

带负电荷,向阳极移动。

带正电荷向阴极移动。

能和

分开,但实际上彼此不易分离。

13.为什么糖摄入量不足的爱斯基摩人,从营养学的角度看,吃含奇数碳原子脂酸的脂肪比含偶数碳原子脂酸的脂肪好?

【答案】因为奇数碳原子脂酸降解最后产生丙酰CoA , 这个化合物进一步代谢生成琥珀酰CoA ,琥珀酰CoA 将减轻爱斯基摩人糖的缺乏,并且因为增加了三羧酸循环中间物的水平因而减轻了伴随而来的酮症。

14.核苷酸的代谢抑制物有哪些?其作用机制如何?

【答案】核苷酸的代谢抑制物是一些嘌呤、嘧啶、氨基酸或叶酸等的类似物。它们主要以竞争性抑制或“以假乱 真”等方式干扰或阻断核苷酸的合成代谢,从而进一步阻止核酸以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具体见表:

表 核苷酸的代谢抑制物